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
选择字号:
产教融合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矛盾

 

■熊丙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高校不断改进办学思路,提升内涵建设,创新发展模式。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对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建设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明确要求。国家进一步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意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开放办学,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也有舆论称《意见》是产学融合的2.0版。

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难点所在。除了按《意见》要求,真正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让教育明确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因为目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办学,满足的需求并非社会发展、企业用人对人才的质量和结构需求,而是升学需求、学历需求,这是导致供需“两张皮”的根源。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确实面临两方面需求,一是受教育者接受更高教育,获得更高学历的需求(招生端),二是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培养端和出口端)。这两方面需求本来应该是统一的,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但在我国,这两方面的需求却并不统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首要考虑的并非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而是如何获得更高的学历文凭,于是,学校办学并不注重社会的需求,而是为满足学历需求,“供给”更多的学位。也就是说,从学历角度,学校办学的供需可以说是一致的——供给学位、满足学位需求,而从人才角度,供需就变为“两张皮”——只注重学位供给,不重视质量和结构,导致大学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要将大学的人才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就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学位,转变为供给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大学办学具体分为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大约只有10%的大学进行通识教育,这些学校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其余80%~90%的高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实施这两类教育的学校,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保障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大量地方本科院校都想办为学术型大学,而不安于职业教育定位,这是人才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学校办学强调规模、体量又以学历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组织学生考研作为办学目标,没有扎实的本科教育。如果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导向扭曲,在这些学校是很难实现产学融合的。要知道,为了让学生一心准备考研,有的本科院校甚至不要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做实验,非考研科目都被边缘化。

而引导学校有明确定位和正确的办学导向,关键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并推进大学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当学校办学回归本身的定位,就会在自身的定位基础上,选择适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式办学。对于职业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产学融合、引企入教会成为最基本的办学战略,不需要政府部门要求,学校也必须如此选择。(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8-01-02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生物多样性保护只看物种丰富度,可行吗?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