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7
选择字号:
我国太赫兹源进入自由电子激光时代

 

本报讯(记者陆琦)近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物院十所)牵头负责的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CTFEL装置)首次饱和出光并实现稳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首台具有高重复频率、高占空比特性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成,我国太赫兹源正式进入自由电子激光时代。

据了解,太赫兹(THz)辐射通常指频率在0.1THz~10THz区间的电磁辐射,其波段位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是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并很好加以利用的最后一个波(光)谱区间。自由电子激光(FEL)由于具有频率连续可调、功率大、线宽窄、方向性好、偏振强和皮秒时间结构等优点,使得在同一台装置上实现太赫兹波段全覆盖的大功率理想太赫兹源成为可能。因此,FEL是目前该波段最有前途的高功率可调谐相干光源。

CTFEL装置依托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相干强太赫兹源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2016年年底完成装置研制与总体集成。装置采用谐振腔型FEL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直流高压光阴极注入器、射频超导加速器、摇摆器、激光谐振腔、THz传输与测量系统等。2017年9月20日,经专家组现场测试和第三方检测,CTFEL装置在1.99THz、2.41THz和2.92THz三个频率点稳定运行,平均功率均大于10W,最高达到17.9W;微脉冲峰值功率均大于0.5MW,最高达到0.84MW,通过调节电子束能量和摇摆器磁场强度,可以实现输出频率连续可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17-09-2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者为蔷薇属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