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
急需对策应对冰冻圈未来巨变 |
|
本报讯(记者刘晓倩)近日,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的冰冻圈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瑞士、冰岛、尼泊尔、巴西等10余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冰冻圈变化过程与机理、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冰冻圈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功能,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科学对策。
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指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冰川面积的广泛退缩及北半球积雪覆盖面积退缩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种变化将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经济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比如食物和水短缺、沿海洪灾、更多物种灭绝等。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则论述了青藏高原迅速升温将引起降雨、冰川加速退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并表示,未来研究应当重点放在预测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上。
与会专家学者还表示,目前,冰冻圈的水文、生态、环境和经济等效应的影响涉及社会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引起科技和管理部门的高度注意。在中国,预估到本世纪末,冰冻圈会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自然灾害和工程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提出应对策略和对策。
据介绍,冰冻圈是地球表层连续分布并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与地球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强烈,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科学报》 (2017-08-0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