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艾娇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1
选择字号:
同济八旬院士主动请缨开设公选课

 

本报讯(通讯员黄艾娇 记者黄辛)日前,由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主讲的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人文素质课”在该校开讲,首堂课的主题为“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这也是这位年逾八旬的资深院士在新学期主动请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一门公选课。

在这堂课上,汪品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课程介绍了大量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以及一批批兼具科学精神与文化素养的中外名家。他表示,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但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为此,他指出,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区别。

整场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汪品先全程旁征博引,并精心准备了100多张PPT。当在阐述这门课的宗旨时,汪品先表示,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据了解,汪品先主动开设的这门课程包含8次讲座,其中6讲由汪品先主授,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由汪品先主授的另外5场讲座,主题涵盖“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中国科学报》 (2017-03-21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D打印让瘫痪大鼠重新行走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