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静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抒已连续两届参加全国两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的目光聚焦在高校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上。这次上会,他带来了4份提案,均与高校管理改革有关。
“高校教师现在职称与工资紧密挂钩,不晋升职称基本就没法涨工资。教师职称与工资过多挂钩,导致一些在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且教学成果显著的讲师因为晋升不了职称,拿不到更多的工资,挫伤了积极性。”高抒指出。
他建议,高校内除了按职称划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之外,还可以在职称体系上再设计一个工作贡献的级别。比如将讲师再划分1级、2级、3级等级别,最高级别的讲师,奖金应超过低级别教授工资,让工作的付出和工资相匹配。事实上,有些人的专长就在教学一线,而不是科研,这样细化定级也能为国家铸造更多的“大国工匠”。
一旦抓住问题,高抒会一直跟踪,直到问题解决。如自2008年开始,高抒连续多年提交了有关高校年薪制改革的建议和提案,终于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他认为,大学具有4项使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文化培育,但并不是每所高校都要做这4件事,尤其是大部分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高校,人才培养应该是其第一位职责。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收入与科研收入相差悬殊。于是,很多高校教师无心做好教学。
因而,他连续7年在两会上呼吁“高校年薪制”,即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范围设定不同级别高校教师的年薪范围,不论是搞科研还是教学,收入都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并且是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这样有利于高校教师安心工作,大学也才有可能督促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到培养人才上。
当然,高抒的目光并非只停留在高校内部事项,科研方面也是他高度关注的领域,并写过多个提案,例如,他曾多次呼吁科学数据共享。
《中国科学报》 (2017-03-16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