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楠 成舸
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20年来,中国育龄人群的不孕不育率由2.5%~3%攀升到12.5%~15%,接近发达国家15%~20%的比率。如今这个比例可能更大。
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给不孕症的成功治疗提供了更大可能。据中投顾问预计,2020年我国辅助生殖潜在市场规模将达7200亿元。
但辅助生殖技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生育,未来又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潘多拉魔盒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
截至2012年底,我国获得辅助生殖资质的机构共356家,此后因性别筛选、生育多胞胎、非法代孕等事件越来越多见诸报端,国家卫计委停止发放新牌照。
然而,目前该领域的乱象依然丛生。以非法代孕为例,代孕的地下王国早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其中,好点的“中介机构”会使用公立医院淘汰下来的设备,但绝大多数仍是手工作坊的业态。
中国生殖工程创始人之一、湖南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以下简称中信湘雅医院)院长卢光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般自然妊娠的流产率为15%,而流产后的刮宫将有20%概率造成妇女不孕,代孕母亲同样要面临这些风险。除此之外,代孕者可能经历的还有妊娠中晚期中毒症以及分娩风险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时,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万分之三。
“地下代孕机构还存在精子反复使用超过5次,甚至达到20次的情况,以后就存在很高的识别风险。”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示,科技帮助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时也会打开潘多拉魔盒。
辅助生殖技术非万能
ART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和人工授精(AI)两大类。到现在,来求助的患者还会问卢光琇,婴儿在试管里待多久可以让他们抱回家。她表示:“试管婴儿的说法其实不准确。试管里培养的并不是婴儿,而是胚胎,待5~6日后,胚胎将被移回子宫生长孕育。”
ART并不能帮助到所有不孕人群。“对于一些患者,例如患有卵巢早衰或某些遗传性疾病,还有身体构造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我们无能为力。”卢光琇表示。
而在接受ART帮助的人群中,也有极少数患者需要面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困扰。
目前国际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为40%~50%,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经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而在中信湘雅医院,这个比例在5年前就达到了60%~65%,标准病人甚至可以达到70%成功率。但这个成功率已经徘徊了5年没有继续进展,卢光琇表示,她和团队正着力攻关。
同时,在试管阶段,对胚胎进行植入子宫前的遗传学筛查、诊断,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也是该团队下一步将着重关注的。
技术替代总有边界
在生殖方式上,你一定听过身边做妈妈的朋友吐槽:孩子爸爸只生不养,为什么生孩子一定要有男性的份儿?其实,自然条件下的无性生殖在低等的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中是十分常见的生理现象。
已故著名实验生物学家朱洗等在20世纪60年代,用针刺涂血的蟾蜍卵而获得一批孤雌生殖的小蟾蜍。那么人类未来是否可以在没有异性参与的情况下获得后代呢?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表示,离那一天还遥远得很。
其研究组2012年就建立了来自小鼠精子的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证明这些细胞能够代替精子使卵母细胞“受精”产生半克隆小鼠(称为“半克隆”技术)。
然而,在小鼠的实验中,只对两个基因进行了修饰,达到了表观修饰的效果,实现了小鼠单倍体细胞介导的孤雌生殖。“人类复杂太多,也没有必要。”李劲松强调,不仅是技术问题,人类的无性生殖更涉及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进化角度讲,在持续环境变化和竞争的条件下,与有性生殖比较,无性生殖总体上处于劣势。
技术替代有其边界。“女性一生排出卵子总数在500个左右,并且伴随排出的那颗卵子,同时会有一批卵子生长、凋亡。在35岁以前,适当的时候,自然生育,母亲也会获得性成熟、生理成熟,并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卢光琇呼吁。
《中国科学报》 (2017-02-2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