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28
选择字号:
共享单车:从“冬天”到“春天”

 

寒风乍起,蹦蹦(黑摩的)的生意变得兴隆起来。“天儿这么冷,谁愿意骑车啊!”刘师傅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都会在苹果园地铁口等着拉活儿,“这一天下来,至少能接二十个单。”

骑行率下降仅仅只是共享单车陷入“寒冬”的一个缩影。在经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疯狂扩张之后,近半年来共享单车明显露出颓势,酷骑、小蓝等多家企业先后倒闭,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行业陷入“押金危机”“信任危机”……

早在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摩拜单车在上海首次推出智能共享单车服务,随后共享单车大战正式打响,并向海外市场拓展。这种全球首创的智能共享单车模式,也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国家的青年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然而,本该引以为豪的“中国智造”,却在资本的追捧下,因野蛮生长、恶意竞争而饱受诟病。在这个凛冽的“寒冬”,被玩儿坏的共享单车又该如何取暖?

押金去哪儿了?

从疯狂到沉寂,共享单车行业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最初的疯狂是以摩拜、ofo、小鸣单车在18天内融资超16亿元而点燃;最后的沉寂却以悟空单车、町町单车等倒闭后超十亿元押金难退而收尾。

自今年9月以来,3Vbike、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最短的运营时间仅有四个月,遭受押金损失的用户数达到百万,其中仅酷骑单车一家就拖欠押金约7亿元。

押金是最牵动消费者敏感神经的,倒闭潮接踵而来的后遗症就是共享单车企业陷入信任危机,大量用户开始退押金。这股风潮也将共享单车行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挪用押金填补缺口”等质疑。

“从法规上来说这笔资金是不能被挪用的,但是我想每家企业可能都会用到这笔钱,因为大家都没有公布财报,所以很难判断具体的使用途径。”《共享经济大趋势》作者、资深商业和管理顾问倪云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分析,“大多数企业可能会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比如存放在银行基金或账户里赚取固定收益,不会将其投资到一些高风险产品上。”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摩拜和ofo两家企业资金告紧,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但这一消息随即被摩拜和ofo否认,称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均表示一直严格保障客户的押金安全,而且退押金通道畅通,用户可以随时退押金。

对于押金去向问题,摩拜和ofo均未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作出正面回应。但记者通过在App上操作押金退款发现,这两大平台均可实现秒退,退还时间都不会超过五分钟,这也变相证实了摩拜和ofo“退押金通道畅通”的说法。

可即便如此,消费者的质疑仍然无法打消。“如果企业运营出现问题,等到了无法融资的时候,手里握着这么大的押金库,怎么可能还让它完璧归赵?”用户盛先生跟记者闲聊,“说不定企业最后还得靠着押金营利呢。”

不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明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押金应该由第三方来监管,不应该算为公司的盈利。由于当前对共享单车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倒闭后押金不退还,这就亟须政府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

目前,去押金成为从监管方到资本方共同推进的一项举措。监管方——消费者协会约谈了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希望能够尽量免除押金;资本方——阿里投入大笔资金解决押金问题,要求就是接入芝麻信用分。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位分享经济领域的专家也都在呼吁“以信用替代押金”,倪云华也很赞同这一做法,“未来,信用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货币。信用的等级和分值会越来越具有可参考性,你所拥有的信用甚至比你所在银行的存款更具价值”。

资本看重什么?

从大趋势上看,押金担保的方式未来将会被逐渐淘汰,那么,当共享单车企业失去押金这部分资金流时,如果不能及时实现盈利,想要存活下去或许就只有靠融资“输血”了。

共享单车是公认的十分烧钱的行业,平台IT系统的维护、运营及人力成本、单车制造及损耗成本都非常高。据了解,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实现盈利。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面临倒闭,这一点从近半年出现的倒闭潮就可以看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投资者前赴后继往里“砸钱”?资本方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吕本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辆车一天被骑3~5次,那么一天的收益为3~5元,一年若以200天算,收益至少也有五六百元。从效益回收的角度,共享单车这个商业模式是没有问题的。”

在吕本富看来,倒闭潮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一个商业模式的坍塌,而是源于行业过于激烈的竞争,这一点与倪云华的观点不谋而合。

“之前大家一窝蜂地冲进共享单车领域,很多企业本身动机就不纯,并没有想到要如何持续运营这家公司,而只是看到这是一个风口,通过这样一个项目会融到很多资金,所以就匆匆上马。”倪云华直言,出发点不纯就埋下了倒闭的种子,但这也只是企业个案,并非商业模式出现问题。

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地铁与公交车系统再完善,也没有办法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美解决,共享单车正好弥补了交通末端这一缺陷,并且是一击必中。

“用人人可负担得起的价格提供智能共享单车服务,使人们更便利地完成城市内的短途出行,并帮助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好。”这也是胡玮炜当初创办摩拜单车的愿景,同时也是投资者愿意往里砸钱的原因。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说,想要捕捉用户的价值,无非就是要占据一个个的入口。比如百度占据搜索的入口、阿里占据电商的入口、腾讯占据社交软件的入口。对于共享单车这个模式来说,也首先要抢占流量的入口。”倪云华分析道。

共享单车的机会在于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以及用户增长速度。在倪云华看来,共享单车之前一直在烧钱,可一旦企业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了足够的垄断地位,就对定价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先圈地再考虑盈利也是资本往里砸钱的逻辑。

合并是出路吗?

随着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品牌倒闭,市场已进入了洗牌期,那些管理运营能力相对较弱、产品相对低端的品牌便会被用户、市场、资本所抛弃。

“洗牌期结束,市场格局最终确立,形成一家独大格局,补贴大战结束,共享单车行业回归商业本质。”易观智库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会娥指出。

按照之前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路径,打车软件经历倒闭潮后,最终的赢家便是滴滴和Uber。因此,很多业内人士猜测,摩拜与ofo也将走向合并,包括双方共同的投资人朱啸虎也曾在今年9月份公开表示,“摩拜和ofo已经占据了共享单车95%的市场份额,只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不过ofo、摩拜均对合并一事予以否认,在倪云华看来,左右他们策略的并非自己本身,而很可能是其背后的资本。“作为资本,一定是希望再给你钱不是拿去乱烧,而是大家一起去垄断控制这个市场。寡头垄断的可能性会非常高,但目前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倪云华分析道,“当大家都觉得已经烧不动了,资金也非常有限时,才会想到坐下来聊一聊下一步的出路是死还是一起抱个团。”

在吕本富看来,现在投资方是希望两大巨头合并的,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合并未必是福音,维持两强相争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有适度的竞争,但是市场也不至于特别饱和,这个业态是最好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即便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合并也并非唯一出路。目前共享单车行业主要面临的是管理粗放的问题,这不是公司合并就能解决的,另外,简单的合并也未必能够为共享单车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倒闭、合并还是其他,目前共享单车市场都已经进入到洗牌的尾声,业内预计,整个行业最晚将在2018年上半年结束洗牌。或许到那时,共享单车的经济价值才会真正显现。

《中国科学报》 (2017-12-28 第7版 年终盘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