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28
选择字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
完全自主无人驾驶依然面临挑战

 

■本报记者 彭科峰

“实现完全自主的无人驾驶,是一个令人兴奋却又望而生畏的艰难挑战。”在日前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等主办的“中国智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向记者表示,当前,一些公司和车企都在进行无人驾驶的路试,一些商业行为表现出诱人前景,这使人容易忽视发展自主驾驶所面临的挑战,也使得社会公众认为具有高智能的无人驾驶很快就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事实上,无人车要想进入寻常百姓家,依然面临着艰难的挑战”。

据郑南宁介绍,目前,一些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可以为车主提供先进的辅助安全驾驶服务,无人驾驶汽车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小区、城市指定的专用道路或高速公路正常交通车流的情况下实现自主驾驶。但要让无人车能够非常自如地进出地下车库,也能停到小街小巷、进入非常复杂的十字路口,挑战还非常多。

郑南宁认为,以目前的交通状况和技术水平来看,无人驾驶技术要得到大规模普及,一方面有待于低成本、高性能的传感技术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幅提升无人驾驶的计算能力。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善无人驾驶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的安全性能。

“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也需要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毕竟无人车的研发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协同,不是简单地在实验室或有限、单一环境中实现就行,必须到一个真实、复杂、开放、动态的环境中去验证它。”郑南宁说。

此外,郑南宁还认为,真实的交通环境复杂多变,很难预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无人车想要投入实际应用,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下不断测试。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目前有关的交通法律法规不允许没有牌照的无人车上路测试,因此只能在特定的试验场测试。但是,实验模拟路况和真实路况有很大差距,在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创新研发上,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更多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和提供更加开放的研发环境。

“从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在体制上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政策支持,与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同等重要。”郑南宁说。

《中国科学报》 (2017-12-2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