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称河流塑料污染与流域塑料垃圾管理不当有关
近日,《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发表题为《河流向海洋输入的塑料垃圾》的文章指出,河流中的塑料污染与流域塑料垃圾管理不当有关。对塑料含量排名前10的河流进行更好的塑料垃圾管理,可以显著减少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
陆地来源被认为是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河流可能成为各种大小的塑料垃圾的主要运输途径。河流中的塑料含量和浓度取决于流域的特征。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已被证明与塑料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现有的数据和知识库仍然不足以将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塑料垃圾的来源、运输途径和最终归宿联系起来。填补该知识空白对评估水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和制定有效的污染预防策略非常必要。来自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有关河流塑料垃圾数据的研究文章,以确定塑料浓度和含量,并估计从河流进入海洋的塑料数量。研究涉及了世界各地57条河流的79个采样点。
研究人员将河流中的塑料浓度与流域中产生的管理不当的塑料垃圾(MMPW)数量相结合发现,塑料垃圾含量与河流流域中产生的MMPW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是非线性的,人口众多的流域的大型河流中,MMPW所占比例较高。全球塑料含量最大的10条河流中,其塑料含量占全球塑料总量的88%~95%。使用MMPW作为预测因子,研究人员估计,全球每年从河流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为0.41×106~4×106吨。由于数据量有限,估算结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这10条河流(有8条在亚洲)中的塑料污染减少50%,可能会将所有河流的总贡献降低45%。(廖琴)
气候变暖驱动北极海洋鱼类生物群落重组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气候驱动的北极海洋鱼类群落功能生物地理学变化》文章指出,北极海洋鱼类对气候变暖的迅速响应引发了海洋生物群落的重组,这或将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发生深刻的变化。
功能生物地理学为研究大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框架。然而,目前针对海洋环境开展的功能生物地理学研究很少,而在北极还没有相似的研究。来自挪威北极大学、俄罗斯海洋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挪威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3660个采样数据,涵盖了52种鱼类的15个功能性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巴伦支海功能生物地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鱼类种群的主要功能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体型较大、长寿并且食性广泛的北方物种正在迅速取代小型底栖动物,并且,预计诸如鳕鱼和黑线鳕一样的体型较大、食性广泛的运动物种为了应对变暖将快速地向极地转移。这种海洋生物群落的重组或将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发生深刻的变化。此外,该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功能生物地理学可以为我们研究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驱动因素提供重要的见解。(董利苹)
气候变化降低紫外线灭活地表水中病原体的可能性
近日,《科学报告》期刊发表题为《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增加正在降低太阳紫外线辐射灭活地表水中病原体的可能性》的文章显示,强降水事件导致了地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增加,进而降低了太阳紫外线对地表水中病原体灭活的可能性,增加了人类和野生动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暴露。
由于降水、多年冻土融化和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增加正在加速将溶解性有机物(DOM)释放到内陆和沿海水域中。美国迈阿密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强调了人类和野生动物的水生病原体对太阳紫外线的敏感性,通过建模模拟了水中DOM增加(水透明度减低)对入射阳光选择性吸收的影响,以及紫外线变化对水生病原体灭活能力的影响。该研究以密歇根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强降水事件对太阳灭活密歇根湖病原体潜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密歇根湖中DOM的广泛增加和随之而来的湖水褐变降低了太阳紫外线对病原体灭活的可能性,并增加了人类和野生动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暴露。(董利苹)
《中国科学报》 (2017-11-28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