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27
选择字号:
担当起责任 做对得起老人家的工作

 

■李红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丛书的100部传记在今年的5月底全部出版了!不同于其他图书,这100种图书记载了100位老科学家艰难坎坷以及为共和国科技发展的不懈奋斗历程。他们是共和国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和践行者,他们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他们的个人经历勾勒出20世纪中国科技人才成长的轨迹。六年前,我刚刚从科研工作转入编辑出版工作,就有幸参加了这100种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其中12种图书的编辑。为这些可敬的老科学家的传记出版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图书的责任编辑总结编辑工作心得,几天来自己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各种感受一起涌上心头,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通过这12种传记图书的编辑工作,我近距离地“认识”了活跃在共和国建设初期,可谓“跨越时代”的12位科学家,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随着编辑工作的进行他们从院士的高台上走了下来,站在了我的身边,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既可敬又平易近人,使我渐渐地喜欢称他们为老人家,而不是某某院士。

我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翻开《感悟科学人生——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心得》,读到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张藜教授的文章《采集工程——我们的共同事业》,在文章的第二段她写到采集小组在南京访问98岁的老气象专家的情形,不知怎的,我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眼睛即刻湿润了,泪水似乎要夺眶而出,我赶紧合上书,望向窗外。透过窗外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我所“认识”的12位老人:何泽慧、田在艺、王越、裴荣富、王大珩、郭慕孙、谢学锦、曾德超、王方定、戴立信、刘济舟、陈灏珠,和蔼地望着我。一幅幅的院士照片像过电影似地在我眼前掠过,他们慈祥而淡定,但我分明在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不易被人察觉的执着与坚毅。他们被评上学部委员或院士时几乎都过了花甲之年,可以说他们拼搏奋斗一生不是为了荣誉,而是出自于对祖国和民族的挚爱与忠诚。

我们经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于2011年7月放弃在国外从事的科研工作回到北京,加入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本打算做图书的版权工作,但临时被通知调入新成立的科技人物研究所,今后几年主要从事采集工程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起初我对这项工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认识和感觉。后来,社里组织编辑人员参加了在香山饭店进行的采集工程的中期验收和结题验收会议。在会上,我聆听到王春法书记就采集工程的缘起、进展与意义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地旁听了院士采集小组的汇报,阅读了汇报资料;会议期间负责了4~5部稿件的编前审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有关院士群体的资料,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一般人都知道院士了不起,但他们哪里了不起,为什么能够了不起?可能我们都说不清楚。他们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甚至是遭遇种种磨难时,那种对科学的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起了自己在国外攻读博士时的经历和感受,衣食无忧,从导师到家人及周围人大力支持,尽管如此也要不可避免地经历对问题“无计可施”的苦恼,那时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这些老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一边面对科研上的苦恼,一边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周围人的误解坚持科研工作,需要忍受着双重的痛苦,这是何等的毅力和境界啊! 就这样,自己的科研体验使我与老科学家们的经历有了契合点,我对老科学家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位位老科学家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高大起来,他们于我也渐渐地就像一部厚厚的书,对他们所经历的苦痛的理解,更使我感受到他们的可敬与可爱。每每想到他们就会落泪,就如我读到书中张藜教授对98岁的气象专家的描述就不由得落泪一样。

三天的验收会,对几十位老科学家采集小组的工作进行了验收,我从而得知这些老科学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满怀热情和希望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然而,他们后来所得到的回报与他们对国家科技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个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我们将要出版的传记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传记;更为遗憾的是还有许多老科学家没有赶上采集工程,没有给后人留下一部传记。面对这种现实,我们现在的人可能会说,这太不公平了,他们真吃亏!但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振兴的责任,使他们对这种不公平泰然处之。渐渐地,为这些老科学家出好传记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些后人在享受着科技发展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舒适的生活;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些为之奋斗和奉献的老人家们。

这种责任感在后来的编辑工作中一直支撑着我,使我认真学习领会采集工程项目小组对课题报告和学术传记的要求,以便在编辑加工中把握好尺度;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传记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有助于与作者一起修改完善稿件;对作者提出的一次次补充修改不厌其烦,对稿件的处理耐心细致,努力“用心”去做好每一部传记。第一批传记出版前,恰逢我住院手术,出院后本应有一个月的休假,我休了不到一星期就上班,唯恐耽误自己负责的传记按时出版。为了给健在的老人家过生日,或为了给过世的老人家的纪念活动提供图书,我一次次地加班加点;对采集小组和家属的要求,我最大限度地有求必应。这个时候,我总在想自己这点小小的付出与老科学家们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们作为后人为老人家们也只能做到这些了,我的工作要对得起老人家!

我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回国后放弃了科研工作,但我庆幸自己有机会加入到了采集工程丛书的编辑出版行列,责任感使我觉得自己这六年花在采集工程丛书上的时间是值得的,完全可以弥补我放弃科研工作的遗憾。

可以说,我们编辑人员做好这套丛书的基础保证和动力源泉首先就是要意识到一种责任的担当。这种责任感区别于对其他图书作者的责任感,因为作为采集工程丛书的编辑,在对作者负责之上,我们还要对传主老科学家这些共和国的功臣负责,对他们的家属负责,再大一点就是对老科学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负责,也就是对历史负责。

是的,采集工程是我们后人共同的事业,采集工程丛书的出版是我们图书编辑值得为之努力工作的事业。担任采集工程丛书的编辑是我这六年间作为图书编辑的骄傲。

(本版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报》 (2017-11-27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