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梓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27
选择字号:
家国情怀在今天仍然重要
——采集工程丛书编辑心得


 


 

 

■龚梓健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于2010年正式启动,11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抢救性工程。采集工程丛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丛书编辑团队中的一员,想从个人的视角谈谈体会。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有四个特点,即历时长、范围广、采集的老科学家人数多、收集到资料的史料价值大,这就使得本套丛书在编辑的时候也不同于普通丛书。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除了在协调各方面意见时要兼顾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与相应规范之外,还要在品质上保证不同年份不同批次出版的书籍在风格和质量上能够相对整齐。

编辑作为每一本书稿的第一位“读者”,既服务于读者,也负责于作者。编辑需要帮助作者完善并提高稿件的质量与规范程度,也需要在工作过程中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时的心理感受。这些看似琐碎繁杂的编辑工作要求本套丛书的编辑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同时也要更有责任心。

一位同事曾在审稿时跟我说:“一个好的编辑需要帮助作者把语言和逻辑规范化再传达给读者,如果读者的范围很广,编辑更要认真负责。”在采集工程丛书编辑的过程中,由于史料众多,年代人物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所以作为编辑在审稿时要非常仔细,有时也需要和作者或传主不厌其烦地核对相关史实的细节。每一本书从写作开始到最终出版面世,需要经历很多工作流程,要做一本好书,必然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益求精才可以。在采集工程丛书编辑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受到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经验的影响。大凡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几十年如一日地耐心坚持和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都是必要的。我的审稿状态也从一开始经常会急躁,到后来渐渐变得更加稳定,变得更加细心、耐心,审稿质量也有所提高。这是我在采集工程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收获的宝贵经历。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编辑采集工程丛书时的一些感受。采集工程丛书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老一辈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虽然是人物传记,但是采集工程丛书非常重视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在传记中体现了大量传主本人的口述史材料、书信材料、手稿材料和其他史料。这使得采集工程丛书对比其他同类书籍无论在资料性还是在可读性上都更加出彩。

比如《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在详细记述梁思礼院士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和学术成长过程时,就提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CASA)这一组织和相关的一些人物线索,从书中所提供的这些线索延伸开去,足够为好奇心强的历史探索者勾勒出一幅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图景来。

在我参与编辑采集工程丛书的过程中,常常被这些丰富的史料和传主的口述材料所吸引,并且由此切实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历久弥新的一种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比如《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一书中提供了梁思礼在1947年11月16日写给好友的书信内容:“五年比流水还快地过去了,一看以往的经过使我觉得非常惭愧。各友都在国内吃苦、效劳,我却在异邦享受,虽尽力地学习,可是其效率奇低,真是恨不得早日学完,回国与你们并肩服务。在美国几年中,无时无刻不惦念着中国。作为一般的老百姓,我实在是太侥幸了。我之所以能来美,由于我还不是中国一般的老百姓。再看一般的留美生吧,多半是为自身幸福着想的,他们不是想在美镀上一层金后好回国升官发财,就是想回国混口饭吃。对我自身,幸福很容易解决,一口饭,拉洋车也可赚得出来。如果人生之乐只在于自己养活一个家,实在无多大味道,尤其我的机会是这样好,我则更应对没有机会的老百姓多负些责任。既有决心、手段,又如何?听到与看到的中国一般情形,实为茫然,不过我决定‘自己’慢慢地从小处做……”这封七十年前的信中所描述的事情,和今天的一些情形惊人地相似。人物传记和历史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此,历史和现实总是互相印证的。

又如在《梁思礼传》中记述了一个梁思礼院士曾经多次讲过的故事:“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林桦(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民兵导弹),我搞的是中国洲际导弹。他的年薪是30 万美元(20世纪80 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回国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民兵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虽然在编辑采集工程丛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让我感到枯燥平淡的情形,但这些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当下的社会和人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由此可见,系统地对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学术成长历程进行收集、整理与集中编辑出版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中国科学报》 (2017-11-27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