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6
选择字号:
比生产更痛的是生活

 

《生门》是一部和《长城》同期上映,又很快下线的纪录片电影。因此,你已经看不到它了,但这不妨碍我们继续讨论它。它最终会以分集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再和大家见面,在此之前,笔者想要告诉你,《生门》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如何给2016年末的大银幕带来强烈的刺痛和感动!

简单说,《生门》记录的就是生产的故事,所有素材都是纪录片团队在中南医院妇产科蹲守两年拍到的。用两年来拍生孩子这件事,很多人并不感兴趣。有过生育经历的人都知道,关于生产,人们关心的只是“孩子”而已。《生门》讲的却是早产孕妇的故事,镜头甚至直接对准了手术台。

这部纪录片用故事片的剪辑方式,呈现了四个非典型家庭的故事。怀有二胎的夏锦菊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时大出血,为保住子宫,经历两次心脏停止;陈小凤是一位危重症产妇,需要至少5万元手术费,丈夫只能拿出5000元,让治疗一度处于悬置;曾宪春迫于农村陈腐的观念,要生出一个儿子而怀上第三胎,因胎盘位置附着有误,导致子宫穿透,命悬一线;最后一位产妇李双双和家人听了优生科的建议,想通过引产拿掉可能患有先天病患的孩子,可是胎儿已有28周,算作一条生命,拿掉孩子违反有关法规。

仅仅事故本身就足够曲折,甚至惊心动魄。孕育生命的过程,并非如人们所知的只需顺其自然就好,这是一个女性用生命去换来与另一个生命相见的过程,它的痛哪里只是产房里的一点点疼痛而已。但是,生命的故事仅仅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个层面而已。

《生门》的英文片名叫“This is life”。知道导演陈为军的人,一定对他那部入围了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讲述小学生班级选举的《请为我投票》,或是他2004年拍摄的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的、反映河南艾滋病家庭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并不陌生。陈为军的每一部作品,关注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生门》想要讲述的根本还是生存的故事、生活的故事。

陈小凤丈夫的哥哥为了帮弟弟借钱,整日在村子里奔走,能借的都借了还不够。他尝试向农村信用社申请医疗贷款,却被无情的程序挡在门外。哥哥不懂,“医院里没钱不发药是制度,银行借不到贷款也是制度,两个制度为什么就不能宽松一下,国家的政策不是‘以人为本’嘛”。

李双双顺利出生的儿子最终还是没了。当观众早已在心里默默批判这个“连用一支药都要小心计算着这个数字究竟值不值”的家庭时,是否有人思考,为什么底层群体面对可能的生活风险内心竟如此的脆弱。

一位看过这部纪录片电影的普通观众这样评价它:我感受到的不是母亲之苦,而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之苦,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之苦,普世价值的愚昧之苦。在钱与命之间的苦苦权衡,是时代之苦、社会之苦,是如此社会中的穷人之苦。

这是需要经过对故事本身的抽离和分析,才会看到的生活本来的样子。(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7-01-06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