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8
选择字号:
“天通一号”升空
我国实现移动通信卫星技术重大突破

 

本报讯(记者甘晓)8月6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通一号”01星。“天通一号”01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负责研制的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也被誉为“中国版的海事卫星”。“天通一号”总设计师陈明章表示:“该星技术指标与能力水平能够达到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水平,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俱乐部。”

在应用上,“天通一号”卫星能在发生类似汶川地震、今年南方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地面通信设施严重受损时确保应急通信;也能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的无缝覆盖,将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移动通信覆盖不足的难题;对海上石油勘探开采、森林防护等通信能力提升有重要帮助,乘坐飞机旅行时的上网交流也将成为可能。

在技术上,“天通一号”单机就可以实现过去多机完成的任务,并使我国现役主流通信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卫星“载重比”达到了东四平台的领先水平。“而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线技术以及元器件、原材料、设计验证方法等,都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型号的卫星研制中去。”“天通一号”卫星总指挥边炳秀说。

无源互调(PIM),就是天线在大功率发射的同时由于天线接收灵敏度高,发射时产生的杂波会落入接收通道,形成自身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能力。该项目团队历经艰苦攻关终于完成了国际首次整星级无线PIM试验,验证了载荷系统PIM指标,满足卫星任务要求,这标志着我国这一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周志成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进一步提升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容量和覆盖区域,实现卫星移动通信的规模化应用与运营,为国家“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搭建重要的支撑平台。

《中国科学报》 (2016-08-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揭示DNA损伤应答过程中染色质松散新机制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