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正在进入健康领域。在日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中,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赛智生物网络的John Wilbanks和加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Eric Topol提醒道,这一趋势尽管拥有诸多潜在益处,但将人们的健康信息并入算法“黑箱”可能会阻碍科学发展、加剧社会不平等。他们强调:“在涉及对我们个人数据的控制时,健康数据必须是底线。”
隐蔽的数字档案正在改变社会的形态,比如说,在线广告是根据人们的年龄、所处地区、消费和浏览习惯量身打造的。Wilbanks 和Topol预计,在未来,“企业能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交易他们的健康档案”“有关健康的决定将深奥难懂、难以挑战,而医学知识的增进则被用于向人们营销有关健康的服务——无论这些服务是否真的对他们的健康有益。”
作者呼吁,应该发起一场类似环保运动的倡议活动,以揭开普通人健康数据的使用方式,并阐明这些信息在未来应该如何使用。在他们看来,企业已经取得了“类似小王国的地位”,而 “监管企业最有潜力的方式是创建出可靠的开源竞争者”。(唐凤)
《中国科学报》 (2016-07-25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