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沙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11
选择字号:
e 见

 

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你可能认为学术界是唯一一个能享受知识自由和挑战性问题的地方。其实,商业世界里也充满了复杂性、智力上令人激动的问题,其解决方案不管是对解决问题还是对社会都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有些人开始认识到这个现实。研究生和博士后组织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时聘请商学院教授来帮助他们。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科技相关的公司,要么是由博士研究生发起,要么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创办。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和研究生了解了这些机会,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有趣的,有更大追求的商业职业将由博士学位获得者来把控。

赵斌《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商海中的潜在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

-968026.html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在推动开放获取(Open Access)上作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体现在公开出版上,即向研究者们提供图书馆可能不会订阅的出版物;另一方面体现在数据资料上,使得从实验中得出的原始数据公布于众。目前,开放获取期刊也纷纷开始要求发表实验的原始数据,这些无疑增强了开放获取的影响力。这种前所未有的科学大共享,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分享,更有观点与思想的交流。在此之前,只有数据的拥有者才有能力来对数据进行解释。但在今天,开放获取使得所有不同背景下的研究者都可以从同一数据中发现不同的假说。

汪洋《开放获取正在重塑学术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

-968084.html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熟练掌握他人经典方法的能力,这是一个规范化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只有在经典形式化思维训练成功后才能谈创新,此时的创新才可能是规范化的、经得起推敲的、科学的、严谨的。若没有经过严格的形式化训练为基础,所进行的创新可能是松散的、不严谨的。没有经过专业化思维的训练,可能更容易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但可能是不合逻辑的。

马飞《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8909

-968002.html

要求生存,谋发展,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我们要利用自己在技术开发上的优势,在某个或某几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做到最强,形成自己的品牌与口碑。二是大家要抱团合作,分工合作。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做;而是能合作就合作,寻找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强、最好的单位合作,同时保护合作者的知识产权,也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与诚信,与合作单位形成长久的合作共赢关系。若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生存与发展。

汪晓军《创业的路必将充满艰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

-968139.html(栏目主持:沙森)

《中国科学报》 (2016-04-11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宙射电探测器或在15年内找到暗物质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