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新红
“博物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博物学经典丛书”:《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自然界的艺术形态》《玛蒂尔达手绘木本植物》《天堂飞鸟——古尔德手绘鸟类图谱》《手绘喜马拉雅植物》《飞鸟记》
“博物画临摹与创作”:《梅里安手绘昆虫高清大图》《艾略特手绘极乐鸟高清大图》《古尔德手绘极乐鸟高清大图》《古尔德手绘鹦鹉高清大图》
“生态与文明丛书”:《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一套装帧华美的“博物文库”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树木、花卉、鸟类、蝶类、鱼类、贝类、哺乳动物等大尺幅的博物画和优美而又不失专业水准的文字,都让人忍不住一遍遍展卷赏读,以至于爱不释手进而产生带回家收藏的强烈冲动。
这套书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该套书总策划、该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雁翎告诉记者,“博物文库”不仅体现出博物学的历程,更希望能深化博物学理念和教育。
“博物文库”目前有8个系列,包括“博物学经典丛书”“博物画临摹与创作”“生态与文明丛书”“自然博物馆丛书”“博物人生丛书”“博物之旅丛书”“自然散记丛书”“自然教育丛书”。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架构,周雁翎还表示,博物文库是开放的,以后可以不断地补充。
经典重现
科学画曾是博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画作在近几十年渐渐衰退,当下国内的科学画师屈指可数,对此不少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对普通读者来说,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博物画,所以当一幅幅大尺幅的画作出现在眼前时,就只余下震惊了。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陈静这样表达她的心情,“第一次获得玛蒂尔达、雷杜德、菲奇、圣伊莱尔等大师画作那一刻,亢奋得数周熬夜整理材料”。并深深体会到“美轮美奂,绝世珍品”的喜悦。
雷杜德,比利时著名花卉画家,一生为近50部植物学著作绘制了插图;马库斯·布洛赫,18世纪最重要的鱼类学家之一,他创作的鱼类科学绘画艳丽生动,描绘精细;威廉·休伊森,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科学画家,曾出版五卷本《异域蝴蝶新种图解》;玛蒂尔达,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首席画家,作品在当时为很多人所熟知与追捧;约翰·古尔德,19世纪最伟大的鸟类科学家和鸟类科学绘画艺术家之一,画了约3000幅鸟类科学绘画;沃尔特·菲奇,19世纪最多产的植物科学画家,为邱园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绘画40多年;恩斯特·海克尔,德国近代伟大的生物学家、艺术家,他绘制的生物科学画展现了自然界从宏观到微观的令人屏息的秩序和美感。
“早在200多年前,西方科学绘画的作品数量就已达到顶峰。”陈静介绍,在策划博物文库之初,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再版博物学经典。先梳理了近两三百年来西方著名博物学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后,再通过这个脉络寻找他们的作品。不过,最先吸引她的还是那些精美的博物画,这些画作经过一两百年后依然非常漂亮,令人惊叹,于是决定最先以图谱形式再版这些经典作品。
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书的出版不能简单地原样引进。陈静介绍说,他们作了大量的编辑工作。大部分图是经过重新整合的,资料不完整、说明文字不准确的情况不在少数。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郭莉以《天堂飞鸟——古尔德手绘鸟类图谱》为例进行了介绍。因为获得标本的不易,当年的博物学家们往往是以得到标本的顺序来研究和出版博物学图书的,比方说获得一批20个标本,就绘制和研究出版这一批标本。经过漫长的岁月,出版成数十辑,再汇集成书。这本书包括了25辑古尔德所绘制的新几内亚岛及周边岛屿的鸟类,每辑中的物种当初也不是按分类学的顺序排列的,有可能一只鹰后面紧接着是一只鹦鹉,鹦鹉后面又是一只鸽子,整体显得比较零散。
该书的译者朱磊是鸟类研究的学者,他不仅翻译该书,还做了几项工作。首先按照最新的分类系统对所涉及的鸟类进行了重新排序。其次是图中物种的重新鉴定,对原书中一些分类及定种上的错误进行了修正,比如有一幅图明显是凤头鹃隼,原书中误定种为格氏雕。再有就是对涉及的科编写了相应的简介,比如在介绍翠鸟科时就介绍了佛法僧目的来历,介绍了翠鸟科的整体的习性,等等。
同样的,这一系列的每本书都作了“深加工”:纠结知识上的错误,相关专家撰写的导读,重新排序,等等。更有甚者,国内知名植物科学画师孙英宝作为《玛蒂尔达手绘木本植物》一书的译者,还专门画了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各个部位的分解图,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书中对花的描述。
因此,“博物学经典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王文采的称赞,“我想这类著作的出版具有借鉴作用,可能会促进我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
形成良性循环
16开精装本能很好地再现和还原画作的艺术美感,仅欣赏图片就能感受到动植物的美。“博物学经典丛书”自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今年2月首先推出了《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三本,不到半年就实现了重印。
也因此,编辑部决定在文库中增加“博物画临摹与创作”系列,一幅大师的画作,配有一张白描图,爱好者可以参照原画着色,从中体验动植物的美,更深入地感知它们的形态。目前已出版的有《古尔德手绘极乐鸟高清大图》等4种,为大8开散页,每一页都可以单独装裱为高雅的装饰画。
博物画的临摹在国内很少见。不过,要说到文库中填补国内博物学图书空白不得不提的是即将出版的“自然博物馆丛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邹艳霞介绍,这套书是从英国IVY出版社引进的,共11本,第一批是3本《甲虫博物馆》《蘑菇博物馆》《贝壳博物馆》,将于明年3月与读者见面,另外几本分别是关于树叶、病毒、细胞、青蛙、种子、兰花、毛毛虫、鸟卵。
这套书作者涵盖世界各地,每一本书的作者团队都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被他们选入书中的都是有代表性的物种,如鸟卵选的是濒危的或者已灭绝的鸟类的卵。每本书包括了600种物种的图片,有详细的介绍、分布地图,许多图片和实物的比例是一比一的。
这样一套类似手册具有工具书意味的系列,已得到了国内学者的认同。而作为高端科普图书,邹艳霞认为,“资深自然爱好者可以通过这套书了解到这一领域更细的内容,如物种的分类学、分布,发现及命名的有趣的故事,相近的物种是什么,等等”。
北京大学编辑周志刚认为,这套书超越了传统博物学,而带有现代博物学的知识趣味,它基于现代生物学众多分支的最新研究成果去打量物种,去理解物种的细微之处,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自然博物馆丛书”每本都厚达几百页,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来看,这都是一套高端科普图书,这和另外几套及当下图书市场的一些高品质博物学图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纸张、设计和印刷都极为精美。陈静也表示,在前些年,他们会“很忐忑,不敢做,担心市场回馈不了”。但随着近两三年博物学热度增加,“把书做得像收藏品、艺术品”就成为先决条件,因为“博物学热和图书出版引导读者,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博物学的现代视野
“我们这个文库的特点是代表了博物学的现代趣味和现代问题意识,它比较关注人类文明的自然根基。”在谈及文库的策划思路时,周志刚反复强调这点。
人们习惯于将达尔文当作博物学传统的终点。因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分化和专门化的发展,博物学曾一度式微。不过,博物学传统并未因为达尔文的去世而终结,它在20世纪下半叶以后慢慢复兴。这与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生态、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有关,保护地球生态成了时代的共识,而这些更需要整体性的、宏观的理论视野。因此,“世界级的博物学大师如迈尔、古尔德、威尔逊等人以及众多后起之秀综合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诸多成果,在更宏阔的精神视野和知识层面上深入探究大自然,理解生命世界的多样性,理解文明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他们的博物学著作像传统的博物学著作一样带有通识的趣味,但似乎较传统的博物学著作更有意思,更有深度,因此深受西方大众的青睐。”周志刚说。
这种理解带动了周志刚和几位编辑对丛书以及文库的一种整体上的安排。如“博物学经典丛书”不是完全复原过去的著作,而是依照现代博物学的眼光和知识视野去考量、选择、编排那些老经典。
以《天堂飞鸟——古尔德手绘鸟类图谱》为例,新几内亚岛上的秧鸡,因为没有地面捕食者的威胁,丧失了飞行能力,是很好的演化生物学的例子。然而,由于人类捕杀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捕食,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威胁,现在已经处于濒危的边缘。这些内容都在书中各科鸟类的介绍中得到了体现,即除了介绍科学研究的新知识,还从生态学着眼,提出对物种进行保护的观念。
基于此,“博物文库”重视引进那些与“生态与文明”话题相关的优秀图书。比如,一个月前出版的《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便是一本难得的博物学佳作。在过去10年里,美国艺术家蕾切尔·萨斯曼拍摄了30种已经持续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极其罕见的古老生命。中译本推出后旋即引起了环保主义者、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以及对生命和大自然充满好奇的人士的热烈追捧,社会反响和销量都很好。“好书自然有很多人关注,同时也说明我们聚焦的话题在读者中形成了热点,引起了共鸣。”周志刚表示。
编辑手记
濒临消失的瑰宝
■陈静
2013年末,我开始涉猎博物学经典图书的选题,从此发现一个美轮美奂的宝藏。还记得第一次获得玛蒂尔达、雷杜德、菲奇、圣伊莱尔等大师画作那一刻,亢奋得数周熬夜整理材料,深深体会到“叹为观止,绝世珍品”的喜悦。
在经历了实用生物学、描述生物学的阶段后,当下的生物学已深入到分子层面。作为博物学最重要分支之一的科学绘画,发展缓慢且逐渐衰落,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是濒临消失的艺术瑰宝。
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专家对这些宝贵的博物学财富进行重新梳理、翻译和研究,无疑也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理想,我们策划了“博物文库·博物学经典丛书”,主打“经典”的品牌概念,收入最伟大的博物学家(雷杜德、玛蒂尔达、菲奇等数十位)的代表作。我们相信这些经典著作都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和市场的检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书中的科学绘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向往美好生活的读者出版值得收藏的图书珍品。
要落实出版“博物学经典丛书”工作,除了研读西方博物学名家名著外,更少不了深入了解国内科学绘画的现状。为此,我们遍访曾孝廉、李爱莉、孙英宝等著名画家以及王文采、刘冰、刘夙等植物分类学专家。
当我们拿着策划方案和画作的高清打样前去拜访中国植物学会前植物科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孝濂先生时,得到了曾先生的鼓励和支持。昆明植物所的科学画师杨建昆先生也回信表示:“现在还有人关注植物科学画我感到很欣慰。”华南植物园的余峰老师回邮件也表达了她的兴奋和建议。北京植物所的李爱莉老师在听我阐述出版思路后,表示虽然编译的困难很大,但非常值得为之努力。孙英宝老师更是一听就兴奋不已,随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玛蒂尔达手绘木本植物》《寻花问草——玛蒂尔达手绘草本植物》的翻译工作。
永远忘了不了,在我的简陋办公室里,王文采院士痛惜道:“绘图人员的缩编和整个植物分类学衰落的时代大背景有关,这种困境也会影响分类学的发展,至少会让这个学科变得‘更枯燥’。”看到我们策划出版世界著名博物学家的经典手绘生物图谱,王院士很高兴地撰写了一篇序言。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刘夙博士、北京植物所的刘冰博士等都积极参与丛书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并撰写物种介绍。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北京植物园王康研究员,年轻的科学画师张瑜,微博科普达人史军、顾有容、郗旺、吴桐等联袂推荐丛书。
2015年4月,丛书顺利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专项资助”。有了这笔资助,我们做书的信心更足、动力更强了。在选纸、印装等环节可以更加“任性大胆”。为了选择最好地再现和还原这些埋藏了百年的手绘珍品,我们先后尝试了5种纸张,最后选用105g富士樱花纸。封面设计也是一改再改,在否掉数十个方案后才得以定稿。经过团队的通力协作,“博物文库·博物学经典丛书”第一批图书于2016年2月上市,很快就显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半年内便实现了重印。
《中国科学报》 (2016-11-18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