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7
选择字号: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
莫扎特效应或藏在音乐节奏中

 

本报讯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团队分析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让大鼠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相关成果1月2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

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在听过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48后,完成空间任务和记忆的能力会改善。莫扎特效应于1993年首次提出,但这种效应存在与否及其可靠性一直存在争论。

研究人员首先让60名未正式接受音乐训练的大学生随机分成3组,对每组大学生都进行系列测试,如用笔在纸上走迷宫以及折纸和裁纸测试。随后6天,一组大学生每天听半小时莫扎特音乐,1组学生每天听半小时把莫扎特K.448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的反向莫扎特音乐,还有一组学生什么也不听。研究发现,听莫扎特音乐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比其他两组更好。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将45只大鼠同样分为3组,分别聆听节奏和音高发生改变的莫扎特音乐,然后评估其在水中迷宫的表现。研究发现,听莫扎特音乐节奏的大鼠,其表现要优于听莫扎特音乐音高及听反向莫扎特音乐的大鼠。研究者认为,音乐节奏可能是让大鼠发生莫扎特效应的原因,在人类中或许也是如此。(鲁捷)

《中国科学报》 (2016-01-2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