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9-24
选择字号:
从呼兰河到浅水湾

 

■高霞

跟萧红结缘,是很偶然的事情。

那年高三,我生病在家,语文老师借了几本书让我看,其中一本就是萧红的 《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情节很零散,叙事很美,像散文又像小说。明明是清澈凛冽的风景,却总是悲切的人物和寂寞的心情。我曾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作家,有着最纯净的文字和对人世最深切的绝望。

上大学后进了中文系,我忽然兴起了去她的家乡呼兰看看的念头,然后直奔火车站。呼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寻常,一个普通的北国的小县城,只是多了萧红路,多了萧红中学,多了萧红纪念馆。

到了萧红故居,我十分惊讶,张家的宅子竟然如此之大,比小说里描述的似乎要大很多。只是,萧红文中“冬时节祖父的后园”已经没有倭瓜了,只剩空空的架子。整个宅子大得空空荡荡的,用萧红的话说,是“荒凉”。萧红跟萧军最落魄时住的欧罗巴旅馆,也已经不复当年模样。我感受到了东北的那种天寒地冻,那种南方不曾有过的彻骨的寒气。这方水土也许赋予了萧红性格中的凛冽,给了她以后的人生中那种硬气的执拗和坚韧。就好像荣格所说的:“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放弃常人所认为的叫作幸福的东西。”

网上有人说,萧红的一生就是一个不靠谱的文艺女青年瞎折腾的一生。这话听来可笑,就像说贝多芬是个不自量力的瞎子,尼采是个耽于狂想的疯子一样浅薄。《黄金时代》是我期待了很久的许鞍华的作品,第一时间跑去看了午夜场,看完后却失望多过期望。相比较而言,我认为,霍建起的 《萧红》更好些。许鞍华的电影中,间隔叙事用得太多,画面构图不及霍建起的美,汤唯虽然高冷却没演出一个女人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那种变化,那种痛彻心扉的变化。

此外,编剧对萧红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把萧红写成了一个只想跟萧军厮守却不关心社会的痴情才女。可是看看 《生死场》,看看 《呼兰河传》,还有她与左翼作家那些频繁的来往,这仅仅是因为萧军吗?她心里对时代的感知比萧军更细腻更深切。萧军是那种喊着叫着要上前线的热血青年,可萧红的文字却让读者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疼痛,并且去思考和治愈这种疼痛。《黄金时代》里,萧红拒绝与萧军去延安,整部影片中提到黄金时代的片段却是她东渡日本的时候。身在日本的萧红不用再忍受贫穷、饥饿,不用再忍受萧军身边那些似有若无的女人,她唯一做的事就是思念萧军。这影片的标题真有反讽的味道,在看之前我以为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可以自由地爱,自由地选择自由地革命,然而,影片里的萧红是受尽白眼的人,她逃婚、未婚先孕、抛弃孩子,感情上与几个男人纠葛不断。

萧红的黄金时代是她可以恣意纵情地去爱,哪怕贫病交加,怀孕时一再被男人抛弃。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习得性无助,很多人受伤后就痛了、累了、绝望了。虽然萧红只活了三十一岁,但她的生命张扬得淋漓尽致。而那个时代是否是黄金时代呢?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是所谓的轴心时期:古希腊哲学和悲剧兴盛,是民主制度逐渐出现的时代,但苏格拉底还是被毒死了;春秋战国战乱不断,但孔子可以周游列国只为自己的政治主张能被采纳。

那我们这个时代呢?这是个小时代,一个让人变得平庸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生存所累、晋升制度不合理的时代,一个大家都在追逐金钱的时代。听着满大街都在播韩寒的 《平凡之路》,我不禁感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是件多么悲壮的事,从此甘于柴米油盐,甘于朝九晚五,守着自己的窝和孩子,不能创造任何东西,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标准化、批量化地生产各种商品,连人的脑子都是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

若在东北的呼兰河与香港浅水湾之间画一条线的话,空间上切割了整个中国,时间上划开了两个时代,时空上连着萧红的生和死。

时代流转,生命孜孜以求的是什么呢?萧红活着的时候受尽苦楚,百年之后人们再来拿她的故事赚票房,就像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任何意义。

意义呢?就是从自己的呼兰河走到浅水湾而已,她走了三十一年,你可以走更久,痛更深,爱更多。(作者系燕山大学学生)

《中国科学报》 (2015-09-24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