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汤海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9-24
选择字号:
扬大教授韦存虚的15年“授粉”路

 

■本报通讯员 汤海林

在扬州大学生科实验室中流传着该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韦存虚的“韦氏语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做就尽量把它做好;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你做了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做肯定没有结果;只有比别人多花些时间才能取得更多的成绩……

韦存虚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事必躬亲,一头扎进淀粉研究十余年不抬头;作为一名博导,他循循善诱,严师出高徒,三年培养出7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作为一位“70后”年轻人,他思想开放,虚心学习,获得后辈的一致好评。

1999年以来,韦存虚在禾谷类胚乳发育和植物淀粉结构与功能特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扬州大学,他这个“新生代”的偶像,还在研究高直链作物淀粉,教授关于淀粉的知识技术,酿造着高品质的“粉丝”。

站得高,看得远

2002年,韦存虚博士毕业,选择到扬大生科院继续从事高直链淀粉的抗性研究。“当时选择去处的一个指标就是精密的分析仪器,扬州大学有非常昂贵的仪器,可以深入开展淀粉研究工作。”韦存虚坦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便成了他的真实写照,具有抗性的高直链淀粉的神秘面纱也慢慢被揭开。

15年中,研究生们铭记着韦存虚说的一句话:“做实验,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做了也是白做,也是在浪费时间。”就这样,“师徒”7人着眼于高直链淀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查明了高直链淀粉在胚乳细胞中发育形成的机制,将高直链淀粉产生抗性的机理呈现在世人眼前,给予了同行丰富的理论参考。从克服高直链作物异形淀粉粒分离技术难题,到系统深入研究它们与普通淀粉粒的理化特性异同,研究生们成了他的铁杆“粉丝”。“高直链作物淀粉的研究,对于解决肥胖问题有所帮助,我们也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感叹任重而道远的同时,韦存虚还拓宽研究范围,追本溯源,从“高直链淀粉是怎么来的”角度,研究水稻内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形成机制问题。

为严师,为益友

在实验室,研究生们都以“严师”形容韦存虚。然而,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对他的好评率也是100%。是什么让他和“严师”挂上钩的呢?原来,研究生们的工作都被他“严格”细化;做不好指定工作的学生,会迎来他的“严厉”批评;懒惰不进实验室的学生会被要求跟进实验进度,“严谨”对待实验。“我们每周都在线上线下开报告会,总结上周实验进展并计划下周的工作。同时,他还要求学生每周到办公室聊聊生活和实验的近况,时时刻刻关注我们。”他的博士生满建民如是说。

然而,“韦氏语录”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使得温和的韦存虚在“授粉”过程中,成为学生们的好友。在研究生教学中,学生讲解授课内容、老师点评和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颇有一番“催人奋进”的感觉。在他的督促下,研究生利用国际平台,养成了自主学习文献资源、发现问题后自行设计解决方案的习惯,6名研究生在科研上也是硕果累累。

硕士生蔡灿辉在日记中常常写到韦存虚。最让他难忘的经历是:“大四时,我尝试写第一篇英文论文,但遇到的许多困难让我有些气馁。韦老师说:‘你是免试研究生,不能以普通本科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以优秀研究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这样,我调整了状态和方法,出色地完成了论文。”

“70后”,不落后

作为一名“70后”的年轻人,韦存虚常常和研究生较劲。在实验室中,他常和大家一起搬运实验仪器设备,完全没有“教授”“博导”的架子。每天早上7点,扬大的操场上晨跑的学生队伍旁总是有他的身影,“劳逸结合、每天早起锻炼身体,一天保证8个小时做实验的时间”也常被他挂在嘴边。

在“授粉”路上,不少“80后”“90后”“00后”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年龄的差异势必形成代沟。韦存虚面对代沟的态度是:“我尊重学生的思想,承认代沟存在的合理性。年轻人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虽然你不认可,但不代表不好。”他在社交软件上和研究生们互动,聊聊热搜榜;和“90后”的本科生交流实验乐趣和方法,趣谈人生和理想;和“00后”的学生到郊外骑行,一同玩游戏。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他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请教研究生。

15年弹指一挥间,“70后”的韦存虚刚刚步入人生的黄金阶段,在这条“淀粉研究”路上,他将继续发光发热,将科研进行到底。

《中国科学报》 (2015-09-24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