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8
选择字号:
该不该给第三方支付上枷锁?

 

图片来源:网易科技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每日网购不得超过5000元?免费转账行不通了?AA付款将重新被轮流请客代替?微信发红包先开5个证明?全国的“剁手党”“派对团”“红包侠”们被这一连串噩耗震得有点懵。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文件中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开户、支付、转账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经过各路人士一系列“接地气”的解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在央行的澄清和专家的释疑下,人们知道上述传言有误读和夸大之嫌,但是第三方支付到底该不该戴着这些枷锁跳舞,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要设紧箍咒

央行为什么要发布“最严新规”,设下重重紧箍咒呢?对于这个问题,《办法》第一条就表明,是为了“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那么,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真的存在那么大的风险,以致必须接受如此严格的监管和整改吗?

一直以来,在国际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是充当一个帮助资金在不同银行体系里划转的工具,本身是不碰钱的。但是在国内,很多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开设虚拟账户,吸收众多客户的资金,再以第三方支付的名义在银行开立账户,于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成了一个吸收存款的机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高达28292亿元,环比增长5.18%。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法规和制度,盗刷、套现、洗钱等乱象丛生,各种风险也在累积或发生。仅在今年1月,由于某支付机构泄露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波及全国16家银行,截至7月31日由于伪卡造成的损失已达3900万元。

“因此,一定的政府监管是必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立岩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而我国过去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也确实过于薄弱。”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已走过了十余年的路途,其间并未出现严重的系统性危机和风险。此外,尽管银行的支付监管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安全,但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央行也是刚刚起步,谈不上多有经验。

北京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郭研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金融行业之所以需要严密的监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市场失灵。而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恰恰能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信息的流通和透明化。“事实上,支付机构作为一种创新形式,在监督交易时可能比传统的监管更有效率。”她说。

具体条款具体分析

郭研指出:“保障安全的初衷没错,但关键在于用何种手段来实现保障。”对《办法》中提出的各种监管、保障手段,专家认为应当具体条款具体分析。

《办法》中明确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办理或变相办理现金存取、理财等业务”,要明确告知客户“支付账户所记录的资金余额不同于客户本人的商业银行货币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对此,韩立岩认为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吸收储蓄是非常有必要的,“支付机构不应该变成大家存钱的地方”。

在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资金沉淀很正常。但韩立岩指出,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这一点衍生出基金的业务和功能,就潜藏了很大的风险。因为这些支付机构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和存款保险等方式来保护储户的利益和银行本身的安全。

此外,《办法》中对单日交易数额的限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洗钱的作用,专家认为,类似这样的规范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当然,针对部分条款的争议仍然存在。像人们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开户中需要提交的三项或五项身份验证、转账仅限于本人同名银行账户等,“种种限制性规定是在迫使普通百姓将相应的业务交由银行办理。”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毛传为说。

不仅如此,《办法》中的“5000元”“20万元”等数字也受到部分专家质疑:“希望央行能拿出相应的调研和数据支持。”看来,要证明自己不是拍脑袋作决策,央行要做的还有很多。

给市场留下探索空间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办法》一旦正式实施,最大受益者将是银行,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电商则会受到巨大冲击。

毛传为说:“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金融监管的最大成本在于扼杀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不仅为创新金融机构创造了利益,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金融创新被扼杀,其代价将由社会大多数成员来承担,而收益则被少数人获得。”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李锁云认为,《办法》违背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在他看来,我国银行的很大问题在于与交易市场和大众需求明显脱节。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恰恰诞生于商品交易之中,与市场和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银行要维护自己的地位,最应该做的是贴近市场、贴近民众,而不是给市场设下种种限制。

“所有的机制设计都应该是激励的、相容的。”郭研说,“公众质疑的价值在于督促央行作出改进,找到更好的监管手段。”专家呼吁,希望决策者能够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在监管成本和收益之间,在防范风险和鼓励创新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给市场留下探索的空间。

不过,有记者发现,《办法》表面虽严,但却对二维码等创新模式进行放行,也给未来第三方支付创新道路开了较大的“口子”,积极创新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科学报》 (2015-08-18 第8版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