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家已经在南非Sibudu洞穴出土了古工具、珠宝,甚至还有早期人类留下来的寝具。
图片来源:NICHOLAS CONARD
早期人类对南非Sibudu洞穴——在河畔悬崖上凿出的一处岩石居所——如此着迷,他们几乎连续在那里生活了好几万年。在那里,早期人类留下了许多重要技术的首批有记录的证据:包括寝具、弓箭、捕捉小猎物的套圈,他们的手工制品也对追溯早期人类文化如何发展提供了关键线索。但是现在,21世纪的人类开始在原来隐蔽的洞穴旁比邻而居,考古学家表示,人类祖先的无价记录正处于危险之中。
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和住宅开发计划(KDC)已决定在Sibudu洞穴——位于夸祖鲁-纳塔尔省、距离德班北部约40里——附近上马,最近几周,考古学家和支持者已经发出了两封请愿信,反对省政府批准的621公顷土地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将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两所学校以及约2700个别墅与公寓混合的住宅单元。该计划预计仅在这些建筑结构和Sibudu洞穴之间预留200~300米的缓冲区,考古学家认为这样近的距离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开发者的土地可延伸至距离洞穴20米附近。
“事实上,根本就没什么缓冲区。”南非约翰尼斯堡金山大学领导1998年Sibudu洞穴首次主要出土工作的Lyn Wadley说。她担心,在附近河流收集柴火的居民或四处闲逛的青少年会踩坏洞穴脆弱的地层。
考古学家称,Sibudu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理解早期智人文化和技术如何发展的考古遗址;该遗址正在考虑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且已经被提名为南非国家级遗产。洞穴厚厚的沉积层是世界上时间最久、年代序列最全的早期人类住址。那里的地层涵盖了距今7.7万年前至3.8万年前的历史,甚至有可能延伸至距今10万年以前。到目前为止,出土文物包括从精美的石器、骨制工具到具有象征意义的手工制品,如用海贝制成的穗子,还表明早期人类已具有诸如事先作好计划等认知能力。
Sibudu洞穴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全面发掘出土工作,研究人员目前已发表了100多篇相关同行评议文章,包括目前的发掘工作指导人、德国图宾根大学考古学家Nicholas Conard近日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报告了约5.8万年以前,Sibudu洞穴工具制造策略发生的3次转变,证明了当时那里居住的早期人类的文化适应性。
这个遗址“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在人种发展过程关键时期文化演化的独一无二的图景。”法国波尔多大学考古学家Francesco d’Errico说,“如果可以保存下来,它仍然具有可以让我们洞察历史的巨大潜力。”
因此,当Sibudu洞穴附近辽阔的土地项目——KDC项目和巴利托开发计划在2010年宣布开发其所属区域后,Wadley和其他人奋力阻止其实施。目前,621公顷的开发用地主要种植甘蔗,但是未来住宅单元和工厂会导致大批人涌入该地区,导致当前遗址附近稀少的交通量迅速膨胀。
但今年年初,该项目已经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并在4月份被夸祖鲁-纳塔尔省经济开发、旅游和环境事务部快速批准。“我很难让那些人相信,Sibudu非常重要,区域开发会对它造成很大威胁。”Wadley沉痛地说。夸祖鲁-纳塔尔大学教育专家、电影制作人Charlotte Mbali说,省政府“很明显没有考虑考古学家。”Mbali、Wadley和其他人正在呼吁在洞穴附近留出更大的保护区。
一名不愿具名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官员则表示:“在南非,确实很难阻止开发工作。”KDC一名负责人Patrick Conway说:“我们对洞穴和它的重要性非常尊重。”他表示计划的缓冲带对于保护该遗址安全完全足够。他还强调,Sibudu的支持者应该为遗址安全负责。“那不是我们的土地。他们应该在周围建栅栏。他们对保护遗迹没做什么事情。”他说。
Wadley还击称,实际上缓冲区最多只有200米。而Conard强调,至今为止Sibudu“距离被踩踏出来的路仍很远,而且不需要保护”。
“当地居民和考古学家已经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关系。”Conard说,“如果搬迁过来的新居民‘不在乎Sibudu是祖先之地’,继续让他们维持这一传统可能会有难处,但并非不可能。”(鲁捷)
《中国科学报》 (2015-07-23 第3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