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晨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6-8
选择字号:
为了那“一湖清水”
——记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

 


 

定点湿地监测

 


 

气象观测场

■本报记者 王晨绯

陈宇炜还记得2012年那个秋天,金秋时节的鄱阳湖本是个收获的季节,然而这里却再现窘态——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比同年最高水位19.65米下降8.65米,并仍以日均0.1米左右的降幅继续下跌。

鄱阳湖,一个美丽的名字。

它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长江15.5%的径流量来自这里。

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它还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保护完整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每年有20多万只候鸟来此栖息。

而这“一湖清水”正在经历难以想象的劫难——这里的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自然资源长期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特征正逐渐丧失——鄱阳湖,告急,再告急!

星子县的红白楼

为了这一湖清水永续,2008年,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合作共建的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在江西省星子县建成。

在星子县境内,鄱阳湖湿地面积达60万亩,约占鄱阳湖湿地总面积的12%,具有鄱阳湖湿地的典型特征,是对鄱阳湖湿地进行研究的最佳样本。

而鄱阳湖站位于江西省星子县鄱阳湖畔,是湖泊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综合研究基地。

一栋两层的红顶白墙实验楼静静地坐落在鄱阳湖畔。这栋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里,建有生物实验室、生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水文实验室、分析仪器室、前处理室、药品储藏室等。

综合实验楼外的试验场地包括气象观测场、干湿沉降研究系统、湿地生态试验场、野外湿地水文生态自动观测系统。

“我们工作围绕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大型通江湖泊江湖水动力和水域生态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湖泊流域相互作用三个方面开展。”鄱阳湖站站长陈宇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里是湖泊湿地观测研究基地、科普宣传与教育基地、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基地。”

针对鄱阳湖的地理环境特点,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包括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鄱阳湖重点实验室、鄱阳湖博物馆、鄱阳湖备灾中心以及亚洲湖泊网、中国湖泊网、鄱阳湖生态环境数据网和若干个观测点,观测点分别设在鄱阳湖各典型地段。台站配备了实验室分析仪器42台套,野外便携式观测仪器28台套,以满足实验高峰期的野外观测需求。

看齐国家站

陈宇炜还记得2012年那个秋天,金秋时节的鄱阳湖本是个收获的季节,然而这里却再现窘态——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比同年最高水位19.65米下降8.65米,并仍以日均0.1米左右的降幅继续下跌。那年11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率有关专家,乘船从余干县康山锣鼓山码头顺水而下,历时5小时摸黑抵星子,从南至北全程考察调研了鄱阳湖。

在听取了中科院鄱阳湖站近四年成果汇报后,丁仲礼要求台站“一是必须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从生产实际中发现和凝练关键科学问题,而不是从书本里找伪科学问题,研究要充分体现中科院和国家生态网络野外台站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要突出中科院野外台站观测和研究的特点,特别重视过程和机理的基础研究;三是要从湖泊的整体性出发,开展系统性研究,如鄱阳湖潜在的富营养化问题,不仅要考虑入湖污染物、水动力等因素,还要结合鄱阳湖变化、流域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深入研究;四是对重大问题的揭示和解释不仅要立足当前,同时还要加强对未来发展预测的认识,要有扎实的科学依据,做到科学客观;五是重视做好与地方的合作,加强与地方科研机构和人才的交流与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三年过去,如今的鄱阳湖研究与保护已初现成效。

科研成果小有斩获

每个季度,鄱阳湖站的研究人员都要进行一次湖面调查。他们的调查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条是湖口—吴城沿赣江主航道,一条是星子—都昌—鄱阳沿饶河主航道,还有一条是主要入湖河道与河口。

在枯水季,每月两次的蚌湖口湿地定点监测也是常规工作。水位、湿地面积、植物优势种群及生物量、土壤营养物含量等都需要一一测量清楚。

为深入了解鄱阳湖的水生态环境现状,鄱阳湖站组织开展了鄱阳湖夏季大水面时段的综合调查。当时,鄱阳湖站联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等有关科研团队共18人,针对鄱阳湖流域水域生态系统展开重点调查,特别关注湖区水华蓝藻空间差异、污染物迁移转化、沉水植被优势种群分布等方面。

虽然鄱阳湖水位偏低,但风浪却不小,加上夏季湖面高温极易晕船和中暑,看似不难的科考也困难重重,但科学家们还是坚持分阶段调查了鄱阳湖大水面的主要湖区(北部通江区、南部湿地区、西部湿地区、东部湿地区)与流域主要入湖河流(赣江、修水、抚河、信江、昌江、乐安河、潦河、漳田河、博阳河)部分河段的水生态基本情况,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根据现场速测数据和初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鄱阳湖区夏季的蓝藻水华已有加速增量的趋势,鄱阳湖沉水植被主要分布在东部湿地区并呈现种类和数量下降的可能性,部分湖区及河口存在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沉积等不利于鄱阳湖保护的问题。”长期从事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生态学和湿地生态学研究的陈宇炜,有着丰富的野外监测调查经验和实验生态学技能,尤其针对蓝藻水华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实验生态学研究,对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而这次调查为之后的鄱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科学家们首次查明了鄱阳湖湿地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空间分布,绘制了鄱阳湖湿地植被图,集成了10种退化湿地的恢复技术,建立了3类综合型湿地修复与重建模式和6种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模式,使受损湿地基本恢复天然景观,沙化土地植被覆盖率达到50%,示范乡血吸虫病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并推动江西省启动实施鄱阳湖沿岸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工作,试点区经济效益提高了15%。

《中国科学报》 (2015-06-08 第8版 平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