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荣 史逸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2
选择字号:
考研数学拿满分 总分412分
扬大女“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本报通讯员 景荣 史逸君

全国考研成绩日前全部公布,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四学生陆璟取得了总分412分、数学150分满分的好成绩,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陆璟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聊天时一直保持着微笑。考研数学拿满分,她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诀窍与学弟、学妹们分享?

打牢基础最重要

“我没参加任何辅导班,复习是从去年3月开始的,数学能得满分,和基础打得牢有关。”陆璟坦言,她唯一的学习秘诀就是,将一本完整的考研复习书前后看了3遍,最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心中就形成了知识点体系。

“关于数学复习,我只用过一本教材书,就是《数学复习全书》。这本书包含了考研的所有数学知识点,我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去看。”陆璟刚开始看这本书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知识点太多,常常是刚记住这个知识点,其他的知识点又变得模糊。

“我把整本书从头到尾看了3遍,一遍不熟,就看第二遍,第二遍看完还有疑惑,再看第三遍,等到三遍全看完,就发现好多知识点都变得豁然开朗,自然会在脑海中形成数学整体知识体系,这时就可做历年真题了。”

陆璟将历年的真题认真做了两遍,“做第一遍时,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还存在问题,不太熟悉,全部做完后,再将教材看一遍,这一次主要进行查漏补缺,之后再将真题做一遍”。

整个数学复习过程中,陆璟并没打习题战术。“我做的题目不多,除了书上原本提供的习题以及部分真题外,最后的一个多月做了20套模拟试题。”陆璟解释说,模拟试题一般比真题难一点,只有知识点打牢了,心中才有底气。

“英语也是一样,在前几个月,我就是不停地背单词,当所有考研单词都记在脑海中时,看阅读理解自然不成问题,此时你再去研究一些解题方法,也就不难了。”陆璟说。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陆璟所在的班级有60%的学生参加了考研,“我很喜欢这种氛围,大家都在努力复习,你就没理由去偷懒”。陆璟说,平时看书最多的地方是教室,同学之间有不懂的地方会互相讨论。

整个考研过程,陆璟没参加过任何辅导班,“参加辅导班,专业老师会帮助梳理知识点,画出重点,但每一个人接受知识的方法不尽相同,比如老师在那边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我比较容易走神。”陆璟说,与让别人灌输知识相比,她更喜欢自己去探索知识的过程,重点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把时间规划好。

在近10个月的复习过程中,陆璟从没熬过夜,每天都保持着早晨7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睡觉的状态,“我从不熬夜,也很少起早”。陆璟说,他们班级有不少学生早晨6点多就起床复习,她也曾想保持这样的复习时间,“但最后我发现,就算勉强起得来,也容易昏昏沉沉的,这样的状态根本就不适合学习”。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相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要自己作好学习规划,把握节奏。”

放正心态,学会放弃

“每个考研的人,可能都会有各种纠结的心态,选的学校分数会不会太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要不要去参加招聘会,作两手准备?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纠结过,估计很多大四学生都纠结过。”

“后来,还是我的专业老师开导我,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会有优势和劣势,重点是要作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全力以赴,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老师的话为陆璟卸下了很大的思想压力。她说,既然选择了考研,一是心要静,二是要懂得放弃。

“心静就是在看书时、做题时,要用平和的心态告诉自己,考研是一个磨炼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会乐意去学,才能学得进去。若是在学习时想的全是‘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不是白学了吗’之类,又怎能学得进去呢?”陆璟说,复习考研过程中还要学会放弃,至于招聘会要不要去参加就不要想了,“好工作和好成绩,两者很难兼得”。

虽然学习成绩好,但陆璟绝不是书呆子,上网、看电影、约上好友好好吃一顿……考研过程枯燥无味,平时状态不好时,陆璟会给自己减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放松,你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除了考研成绩突出,在平时的学习中,陆璟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常常和另外一个男生争班级第一、第二。“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考研是一个道理,基础要打牢。”陆璟说,平时上课,她喜欢坐在最前面,用心听课,理解老师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

“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只需针对难点再加以巩固就可以了。”她解释,大一、大二时把专业课学好,对以后工作、考研都大有益处。

对于未来,陆璟现在也作好了规划,“我可能会读博,让自己的知识架构再丰富一点”。

《中国科学报》 (2015-04-02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