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27
选择字号:
春日当有诗


 

徐涛

 

五国驻华大使与观众共同读诗。“为你读诗”供图

■本报记者 张文静

时装设计师郭培,鞍马王子邢傲伟,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制片人田歌,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铎、徐俐、刘芳菲,先锋大提琴演奏家宋昭,青年钢琴家张佳佳,朗诵艺术家徐涛,演员赵立新,舞蹈家王亚彬……3月21日,这些原本活跃在不同领域中的人,却因诗歌走到了一起。

这一天,既是世界诗歌日,也是春分日。傍晚,在北京东方剧院,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童声合唱响起,“为你读诗——中国首届世界诗歌日音乐会”的大幕也缓缓拉开。

从中国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中国现当代诗人顾城的《门前》、戴望舒的《偶成》、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到葡萄牙诗人安德雷森的《愿没有一颗星星》、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智利诗人聂鲁达的《我在这里爱你》,舞台上的读诗人伴着音乐与舞蹈,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诉,把观众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当天,还有加拿大、波兰、丹麦、哥伦比亚和马耳他等五个国家的驻华大使来到现场,与五位现场听众共同用母语和中文分享了本国诗人笔下的著名诗篇。

“诗歌的历史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它的表达形式也和人类的肤色一样多元。不管是传统书写的诗句,还是口耳相传的诗谣,诗歌都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亲密的表达方式。它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信仰着他们共同坚守的人类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写给本次音乐会的英文信中说道,“因此,诗歌也是和平最质朴的表达———求同存异。每一首诗歌都是独特的,但也都象征着人类的普世经验和诉求;它跨越了时间、空间和地域文化,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是一个大家庭。这便是世界诗歌日的意义,也是中国首届世界诗歌日音乐会的意义所在。”

此次诗歌日音乐会由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团队举办。2013年6月1日,由20位各行业人士联合发起的“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每晚10点准时为听众推送至少一位嘉宾朗读的诗歌。从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读叶芝的《当你老了》,到演员陈建斌读曹操的《短歌行》,再到歌手李健读雨果的《当一切入睡》,“为你读诗”已经伴随听众走过了600多个夜晚。如今,“为你读诗”不仅会推送名人读诗,也会播放普通观众发来的诗歌朗诵。

提起参与创办“为你读诗”的初衷,该微信公众号联合发起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雪峰坦言,诗歌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爱好,“在我们日常的忙忙碌碌当中,还是应该给自己留一点闲暇和个人空间,让我们的内心回到诗情画意中去,让我们的心能够静下来,节奏能够慢下来,让我们每天都伴着诗意入睡”。

“诗歌和青春有关,和爱有关,和美有关。”联合发起人、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说道,“每个人心里都有诗,你不要忘记它,不要丢弃它,你可以找到它。”

在当天的诗歌日音乐会现场,“为你读诗”创始人潘杰客还透露,“为你读诗”首部有声诗歌图书将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与读者见面,该书收录了包括李彦宏、北岛、汪涵、朱亚文、陈建斌、星云大师、白岩松、王刚、尚雯婕、朱哲琴、乔榛、陈铎、夏雨等在内的60位嘉宾的读诗作品。

《中国科学报》 (2015-03-27 第9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