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
《歌剧魅影飞越疯人院》
时间:2015.3.19~2015.3.22
地点:北京隆福剧场
话剧《歌剧魅影飞越疯人院》讲述了在越战阴影下的澳大利亚,一群疯狂的“精神病人”关于爱与诚实、梦想与自由的故事。
1971年,澳大利亚深陷越战泥沼,国内反战情绪持续高涨。为了生计,初出校园的菜鸟路易斯接到第一份工作——在墨尔本一座废弃的剧院里为一群精神病人导演戏剧。面对着一群不会意大利语、不会唱歌、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精神病人,路易斯是保持“高冷”做常人还是放弃“正常”与“疯子”一起狂欢?又如何能让一群强迫症患者、歇斯底里症患者、语言障碍者、毒瘾者和纵火犯乖乖接受排练?这些难题困扰着路易斯。在荒诞的剧情背后,本剧试图探讨一个关于“有病”与“正常”的深刻问题:是我们用药教会了精神病人循规蹈矩、接受现实的无声,还是精神病人用偏执教会了我们走出樊笼、聆听世界的美好?
该剧导演约瑟夫·格雷夫斯是戏剧导演、编剧、演员和莎士比亚戏剧专家,作为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艺术总监,他已在中国从事戏剧文化推广及戏剧教育工作13年。
打击乐音乐剧
《木兰》
时间:2015.3.20~2015.6.27
地点:北京海淀工人文化宫
“木兰从军”历来都是艺术家们乐于呈现的题材,电影、电视剧、歌舞、中国传统戏曲,甚至好莱坞动画片都青睐这个故事。打击乐音乐剧《木兰》最大的新意就在于用鼓,是迄今为止首次在文艺作品中用鼓乐形式演绎“木兰从军”的故事。作为一种极富激情和震撼力的音乐形式,打击乐把起伏跌宕的情绪融入到了整个剧目当中。
此外,该剧还融合了武术、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鼓手们在舞台上舒肢展臂、英姿飒爽,他们挥舞鼓棒,时急时缓,时放时收,刚柔并济,激情震撼,为观众带来一场无台词、不演唱,但集创意与感染力于一体的新潮音乐剧。
演出该剧的红樱束打击乐团,曾于2013年1月在美国百老汇驻场演出32场。作为中国首次进入百老汇进行多场次的尝试演出,《木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2014年夏季,乐团再次赴美国纽约进行了为期3个月、近90场次的演出。打击乐音乐剧《木兰》以其中华文化的内核、全女子打击乐阵容的独特形式以及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的震撼音乐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认可。
音乐会
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音乐会
时间:2015.3.23
地点:北京中山音乐堂
作为瑞士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该国“三大交响乐团”之一,巴塞尔交响乐团有着欧洲当代音乐圣殿的美誉。恰逢中瑞两国建交65周年之际,2015年春天,巴塞尔交响乐团再次来到中国,在乐团音乐总监、美国指挥家丹尼斯·罗素·戴维斯的执棒下,为乐迷奉上美妙的古典音乐艺术体验。
巴塞尔交响乐团诞生于1876年。与柏林、维也纳等欧洲传统音乐重镇不同,巴塞尔是众多现代作品的首演地,许多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都曾在此地上演。正因如此,巴塞尔交响乐团也成为了欧洲交响乐团“百年老店”中的新贵,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潮流的和谐统一。
此次是该乐团第三次来华演出,该乐团将为中国观众带来多部经典作品,创作年代从19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延绵至20世纪现当代时期,包括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十二交响曲》、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斯特拉文斯著名的芭蕾舞配乐组曲《火鸟》以及当代著名华裔女作曲家陈怡的《歌墟》等,包罗古今、兼容并蓄,充分体现了该乐团的艺术特色。
新编历史京剧
《丝路长城》
时间:2015.3.24
地点: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以唐太宗时期“开放边境、胡汉互市”为历史背景,以西北边境马帮首领之女柳娘新婚之日被胡兵掳掠为切入点,通过柳娘一家的境遇表现出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展现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给丝路各国带来的福祉。在两小时的演出中,于魁智、李胜素、杨赤、袁慧琴等梨园名角轮番上阵,为观众展现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流派纷呈的唱腔。
该剧曾亮相国家大剧院,在剧中,柳娘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和唐太宗经略周边、德化天下的治国大计,成为了交织推进剧情的两条线。“扰边”“廷议”“互市”“诱敌”“德化”“盛世”等六幕大戏循序渐进,每位名角各有各的代表唱段和流派展示,或韵味醇厚,或高亢清亮,或婉转甜美,让观众听得过瘾。
饰演该剧女主角柳娘的李胜素尤其面对极高的要求,从一开始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女扮男装的胡人伙计,直至最后回归大唐重又恢复女儿装,一戏之内,三度“变身”,并且要在一部戏里展示花旦、小生、青衣三种行当,难度可以想象,演出也更加令人期待。
栏目主持:艾林
《中国科学报》 (2015-03-13 第9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