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叁伍画室是一个成人绘画爱好者的伊甸园。叁伍画室供图
“潇洒”的课堂,加上零门槛的课程,越来越多的文艺男女选择画画作为自己的周末休闲。
■本报记者 张晶晶
提起绘画学习班,大部分人直接联想到的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小朋友的绘画启蒙班,另外一种则是针对艺术考生的考前培训班。我们都会有个刻板印象,认为一个人幼时没有上过美术培训班,又不是天赋异禀的绘画天才,那几乎可以断言此人此生与绘画无缘。
但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越来越多希望亲近艺术的成年人开始尝试突破年龄的藩篱,他们或许幼时成长环境不佳,又或曾经在绘画上半途而废,抑或只是某天突然看到一幅让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我也能画”想法的美丽图画。
27岁的孟璐正是其中的一位。小时候她并没有机会学习绘画,自己参加工作后,她报名参加了成人绘画培训班。她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而只是希望用插画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美丽图景和感动瞬间。
那些拿起画笔的成年人,正在成为城市角落里涌动的风景。
有成就感的开始
枯燥的素描课程是大部分绘画学习的开始,它是绘画的基本功,但同时也成为了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原因。现在,很多人开始问:我是不是可以直接画出色彩丰富的美丽图画?
数字油画应运而生。所谓数字油画,有点类似成人版本的填色游戏。商家利用软件的帮助,将诸如梵高的《星空》《向日葵》等名作分解成无数的细小格子,每个格子中有一个小小的数字,代表它应该被填充的颜色。有了格子和数字的帮助,完全零基础的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细致填充下,画出一幅世界名作。
专业画家大多对此十分不屑,在他们看来这除了打发时间之外,并无任何创造性。但是对于乐此不疲的成年人来说,这样的作品虽然并没有多少主观创造,但是也很有成就感,用来作为工作之后的消遣,也是不错的减压工具。
事实上,填色游戏的减压作用在很多国家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以日本为例,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在书店买到专门设计的填色游戏图书,像小孩子一样,用画笔填色。目前国内并没有这样的专门图书出版,市面上的填色游戏图书仍是针对小孩子为主。
除了数字油画之外,另外一种颇受欢迎的形式是在专业老师的支持下,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速成”一幅名作,价格在两百到五百元不等。游乐绘正是这样一家致力于成人休闲绘画的机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的孙健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成立之初是因为朋友在美国参加了类似的活动,“大家在酒吧或者咖啡厅聚会,吃饭喝东西,然后花几个小时画画,挺受欢迎的,所以产生了在国内办一个的想法”。
游乐绘聘请美院毕业的专业学生,每周在北京不同区的咖啡馆开展活动,之前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投票请大家选择希望临摹的作品。每场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与老师充分交流的机会。
“也承担了不少团队建设的项目,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种新型的方式。”孙健告诉记者,画具全部由他们提供,来参加的人只要人来就可以。如此“潇洒”的课堂,加上零门槛的课程,无怪乎越来越多的文艺男女选择画画作为自己的周末休闲。
进阶有道
小有成就感的开始“诱惑”了其中一些成年人走进短期培训班的课堂。不同于考前培训班的紧张压力感,这些成人绘画班的氛围大多轻松愉悦,充满了很多人理想中的文艺气息。
叁伍画室正是这样一个成人绘画爱好者的伊甸园。2010年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王楠,毕业前就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十分小众的成人绘画市场。
“当时周围好多同学想学画,所以就想到了做一家画室。”王楠告诉记者,他和几个同学一道,先是在南锣鼓巷租了房子,开办了第一间画室,后来受制于上涨的房租,搬至大屯,2013年又在五道口开办了第二间画室。运营状况一直还算不错,在校大学生、已工作人士来参加培训的都很多。
“年龄跨度很大,学员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的。感觉大家来学画,主要都是生活中需要有个爱好调节下自己的情绪。其他还有类似男女朋友给对方画个肖像画之类的。”聊到什么样的课程最受欢迎,王楠告诉记者,插画、水彩都比较受欢迎,虽然大家都不喜欢画素描,但是打基础的阶段还是需要从此开始。
或许是受新媒体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有随手画小画儿的能力。王楠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来学油画的不是很多。很多人来学画画其实愿望很简单,看见什么能画出来。这其实不是很难,生活用品等都比较容易画出来。画人什么的比较困难一点。”
在老师的甄选方面,除了保证人数配比之外,王楠表示对于成人绘画班而言,老师的沟通能力甚至比专业能力更加重要。
“老师一定要负责任、认真教,不能应付。老师态度认真,大家觉得能真心学到东西,才是长期发展之道。我们希望向品牌化的方向长期发展。”
随心而动
2014年,来自美国的摩西奶奶在中国点燃了一场新媒体传播的狂欢。大家疯狂在微博、朋友圈转载着她笔下的农场风光、乡村生活,同时那些在心里有着一个小小绘画梦想的人,也因为这位77岁才开始学习绘画的成功画家而倍受鼓舞。
青年书画家文蔚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己对于这种成人绘画学习一直非常提倡。她说:“绘画自古以来就是精英们喜欢的东西。在人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之后,绘画能够在心灵洞开一扇窗户。”
也有人选择了自学绘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贝蒂·艾德华出版的《五天学会绘画》一书,在全球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被译成14种语言文字,畅销全球,成为绘画学习类书籍中的佼佼者。也被包括IBM、苹果电脑、通用电气、迪士尼在内的很多企业列为创造力培训课程图书。
那是不是在传统绘画学习中被视作十分重要的老师,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呢?
找文蔚学画的成年人也不在少数。她给对方的建议多数都是从感觉开始,看些画册,培养起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循序渐进。同时她强调一个好的老师的作用,“不是说学过画画儿的人就能教,老师的水平非常重要”。
而普通人能够同优秀画家求教的机会毕竟有限,对此,文蔚的答案颇有哲理。她说:“世间的很多东西是随缘的。碰见了,如果感觉是对的,就跟随。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只要觉得很舒服,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就可以了。”
《中国科学报》 (2015-03-13 第9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