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教训》,[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著,倪玉平、张闳译,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
在撰写本书之前,杜兰特夫妇花了50年的时间写作《世界文明史》,因此而荣获1968年的“普利策奖”和1977年的“自由勋章奖”。
本书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美]彼得·盖伊著,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本书是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耶鲁大学荣休教授彼得·盖伊经典代表作,为读者认识“启蒙”提供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标志着现代的开端,于其时,对科学方法、理性以及进步的信仰支配了整个西方世界。进入20世纪,启蒙运动则受到了苛刻的批评。彼得·盖伊追根溯源,对启蒙运动的成就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上卷中,盖伊首先分析了启蒙思想家如何利用古代异教思想家作为资源,以摆脱自身所继承的基督教文化遗产。在盖伊生动、灵巧的叙事下,一卷极其细密的启蒙思想纹理图徐徐展开,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哲人活跃其上。

《亲历延安岁月》,金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作者历时8年,拜访了100多位在中央医院工作过的老同志和200多位延安时期的爸爸妈妈,忠实地记录下亲历者们讲述的发生在延安中央医院的那段往事,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揭开尘封70多年的历史,展示一个在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式医院从建立到撤离的全景画面。
全书回顾了那个缺医少药、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年代,医护人员怎样因地制宜地治疗疾病,怎样迎接3800个“延安娃”的到来,怎样用吃饭的处方来挽救孩子的生命,怎样用“望、触、叩、听”的传统技能让病人恢复健康……
作者还搜集了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老照片,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医疗卫生工作的特色,是研究延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

《法兰西兵法》,[法]阿历克西·热尼著,余中先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本书是2011年龚古尔奖获奖小说,由翻译家余中先历时两年精心翻译。
小说以磅礴大气的史诗风格还原战争年代,同时也以独特的视角书写了现代史。全书共45万字,近600页。
作者阿历克西·热尼自称“星期天作家”,在获得龚古尔奖之前,他只是一个外省的中学生物老师、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咖啡馆用业余时间写作。20年间他笔耕不辍,屡遭退稿,终于在48岁时以黑马姿态获得龚古尔奖。在获奖后所作的访谈里,热尼不止一次地提到说,他的小说不仅仅是对法国那段历史的追述,不仅仅只是过去的遥远的故事,它也在如今的现实中。栏目主持:喜平
《中国科学报》 (2015-03-13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