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天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5
选择字号:
校园版“抢红包”:让教育活起来

 

■姜天海

3月2日是中小学的开学日。很多中小学生仍对寒假恋恋不舍,但是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的一招现实版“抢红包”,却让该校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学期。当日,树人中学的学生意外地收到学校准备的2800多个红包。拆开一个个红包,满满都是爱的内容让学生喜笑颜开:“高波老师邀请你共进午餐,你定时间!”“平时周测物理免测一次”等等。

如此别出心裁的校园创意,让人不禁联想起刚刚结束的春节抢红包大战。连成年人都乐此不疲的互动游戏应用到校园娱乐活动中,的确带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我国现有教育制度下,中小学生肩上担着沉重的课业压力。同时,千校一面的发小红花、争印章达人、登大红榜等鼓励措施和校园互动方式已经让学生司空见惯。学校生活于学生而言,只是一座高高的书山。

如何“变苦学为乐学”,这次的创意似乎成为了新时期校园互动和校园文化的一个出口。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校园版红包让学生在书山题海中收获了一份快乐,既缓解了学习压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这个点子也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如今,愈发显著的学生早熟和过度社会化让中小学教师为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活跃校园气氛莫可奈何。一个小小的红包福利为校园生活加了点料,既增进了师生的沟通互动,也构建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但是,此次红包中出现的“凭此券英语听写允许不过关一次(本月有效)”“凭此券可迟到一次(本月有效)”等内容也引发了不少为人父母的担忧。有人担心孩子会因此投机取巧,围着红包动脑筋影响教学秩序。也有人担心红包变了味儿,沦为成人社会的特权交易。

笔者认为,一个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健康发展的活动。因此,学校也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将校园教育和实践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却重“教书”、轻“育人”,尤其是在人性化教育上,仍然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不能片面地将校园红包看成以利相诱的误人子弟,反而应该当作“育人”的契机。在娱乐的同时,红包的特权福利也可以成为学生人性、情绪、性格、价值观的“试金石”。加上老师的诱导,类似的教育实践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的人生课堂。更何况,红包上标注的“本月有效”就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滥用,不让学生将其当作免死金牌。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让教育活起来、扎下去,校园版“抢红包”的确开了个好头。

《中国科学报》 (2015-03-0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