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5
选择字号:
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
将归国潮转化为提升实力的大潮

 葛均波

■本报记者 黄辛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也吸引着一批批科学工作者学成归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将“积极推进归国科学工作者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提案之一。他告诉记者:“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归国科学工作者的管理和支持,有效建立起相关机制,让科学工作者的‘归国潮’转化为提升我国科学实力的大潮。”

建国之初,一大批爱国科学家突破重重阻力回归祖国,对新中国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构建起到了奠基性作用。“有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如今出国留学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制定适合当前形势下的相关政策。”葛均波说。

目前谈及人才引进,很多人会将个人待遇放在首位。葛均波认为,这虽然存在其合理性,但过于强调待遇容易忽视引进人才的目的和效果,对归国学者的支持重点应放在科研环境和工作条件上,包括组建团队、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科研相关的具体事宜,“应该将这些作为首要的硬性条件内容”。

葛均波认为,还应该建立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不宜采取‘树典型’的方式,将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全部集中在少数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身上。要让更多归国者都能争取机会有所作为,从而形成遍地开花百家齐放的格局,创造出国——学成——归国——贡献的良性循环。”他建议,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所有的科学工作者在一个透明民主的环境中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其实际能力和研究需要来分配资源,优化科研工作的合理安排。

葛均波还指出,囿于现实情况,归国科学工作者往往会被赋予多种社会角色,包括担任行政领导岗位或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是,科学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科学问题,这是引进归国科学人才的首要目的。“如果将过多的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不作选择地加在科学工作者身上,可能会影响其科研活动。而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减少不必要的其他工作,更好地作出科学贡献,才是真正最大的追求。”

《中国科学报》 (2015-03-0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