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0-26
选择字号:
让孔雀东北飞吧

 

■陈涛

今年5月,我从苏南老家乘火车回沈阳,在同一卧铺车厢里,遇到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回长春参加表弟的婚礼。她已在苏南的一个城市落户,并结婚生子,生活了十几年,而且把老家的弟弟也带过来做生意。像她这样的,我在老家也见过不少。今年8月7日的《报刊文摘》刊登了题为《北漂人的自述:我为什么不回去》的文章,讲述了大学毕业的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罗瑞丹10年前带着家人到北京通县打工,现已在北京燕郊买房落户。罗瑞丹说:“经过10年的打拼,我们在这里买了100万元的房产,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在老家,不敢想象现在是啥模样。”文章说,燕郊有40万流动人口,将近一半是东北人。看了这篇报道,我十分感慨。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儿女来到东北,有的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东北而来,有的是由学校直接分配。这一批批告别父母、远离家乡的中华儿女,踌躇满志、满腔热情地投入东北经济建设。他们战胜严寒,熬过三年困难时期,经受十年“文革”浩劫,但仍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建设东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有不少已将忠骨埋在东北这片黑土地,留下的也都退休,在这片土地上安度晚年。提起这段历史,我们不可忘记他们。改革开放后,由于南方开放早,整个东北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社会现象,一大批知识分子到或回到南方打拼,随后是机关干部下海创业,接着是农民工到北上广或南方打工挣钱。在高校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后,则很少有北上广或南方诸省的学生到东北找工作,到东北报考研究生的也少了很多,有人称这是“东北现象”。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持续多年人口呈净流出,并且出生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何在?专家分析,这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从历史发展来看,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东北成为新中国投资建设区,大量人口迁入东北。1949~2008年全国人口增长145.17%,而东北人口增长了181.61%。但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的GDP成为全国范围内下降最大的,1970年GDP占全国15.32%,2010年为8.58%,2014年东北三省平均GDP增速为6.0%,有的城市GDP为负增长,拖了全国的后腿。从全国数据看,私营企业提供就业人口是国营企业的4倍。国营企业为大头的东北,城市大量劳动力在本地无法找到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条件好、工资水平高的沿海地区及津京地区。根据《2009年国民经济年鉴》,2008年东北地区工资水平吉林三个产业工资分别排全国26、26、28位;黑龙江为29、27、21位;辽宁第一产业工人工资排31位。目前辽宁事业单位退休高级职称人员的月工资,要比京上广及山东,以及华东诸省低3000元~4000元。这样的工资水平,怎能阻止东北人不外流呢?

就全国来说,东北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区位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区域,石油、煤、钢铁、森林等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土地肥沃,是全国主要粮仓。而且,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且文化设施较为健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人口大量外流呢?《中国经营报》8月15日刊文,多位东北土生土长的专家称,东北问题根源不在表而在里,东北各级政府思想保守,没有真正解放。一味指望中央等靠要,恰恰是制约东北发展的最大软肋。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东北,召开了部分省区领导干部会议,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指明了方向。习总书记指出:老工业基地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关的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扎实工作。要靠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障碍,加减乘除一起做……他不仅指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也指出了方法、策略,对东北人民是巨大的鼓舞力量。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而人才则是最重要的资源。说起人才,我国一位知名科学家曾指出,一个研究所不能搞近亲繁殖。意思是说,人员要来自五湖四海。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60%~70%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移民。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集世界各国精英之大成。每年诺奖得主,美国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东北要振兴必须广招人才,要集全国人才之大成,要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有一批建设人才集聚东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力量。今年暑假,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办了一个夏令营,有100多名来自南方著名大学的大学生参加。夏令营结束后,不少大学生就确定报考自动化所研究生。这样就拓宽了来自祖国各地学生的门路,也为研究所输入了人才。

我从学校毕业来东北已整整55年,东北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55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深感东北地区人口资源、产业、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能力很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而且可以各尽其才。东北的气候、生活条件等也十分适合祖国各地的人来工作和学习。所以我作为一个从江南来到东北50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极希望有更多的祖国各地的志士仁人到东北来参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用资金、技术等方式进行投资和创业,并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人才。同时希望东北地方政府和人民像50年代那样,用双手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人才,为他们创造宽松和有利的条件,从政策和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支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战鼓早已擂响,让孔雀东北飞吧。

(作者单位: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

《中国科学报》 (2015-10-26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