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分院
赵振堂等10人获第十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
本报讯 在10月21日举行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创办100周年纪念活动暨上海市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十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奖。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副市长艾宝俊向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赵振堂、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陆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唐勇、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等10名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研究所王慧等10名科技精英提名奖获得者颁奖,以表彰他们在岗位上克勤克俭、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上海市科技精英奖设立于1989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对上海市倡导和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奖项经过包括多名两院院士在内的上海相关领域的数十名知名专家的专业评审和上海市科技精英评审委员会的两轮评审,并报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科讯)
网络中心
“十二五”信息化成果宣传推介在武汉分院启动
本报讯 应中科院武汉分院信息化主管部门综合处副处长韩轶的邀请,中科院网络中心技术支持服务人员于10月16日在中科院武汉分院区域信息化建设推进会上作了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成果宣传推介的宣讲交流报告。
中科院 “十二五”信息化成果宣传推介活动主要分为三部分:全面介绍院“十二五”信息化取得的成果;应要求介绍院“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情况;现场答疑并对接需求,推进全院信息化运维体系的一体化。
本次武汉分院之行是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成果宣传推介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将按照计划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宣传推介信息化成果,让更多的一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了解和使用院“十二五”信息化成果。
武汉分院韩轶、综合处信息化主管徐汇林、岩土所信息化主管卢凯、物理数学所网络中心副主任林晨、测地所办公室副主任吴江、网络中心主管赵洪等主管信息化领导和课题组人员参会交流。(李树仁)
植物所
召开技术转移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
本报讯 10月15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技术转移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图资楼报告厅举行。技术转移委员会成员、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重点实验室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技术转移委员会主任李绍华主持。
会上,植物所科研处处长景海春作了植物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报告并从“十二五”工作回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3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报告中涉及的奖励机制、人事制度、股权激励、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李绍华希望相关部门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促进植物所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植物所所长方精云院士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相关课题组和职能部门在过去几年取得的工作成绩。他强调,基础研究与研发工作相互促进,研发工作有助于开展科研工作,研究所要在制度健全、队伍建设、人员激励、平台建设等多方面鼓励技术转移转化。
为促进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植物所于2014年12月31日成立了技术转移委员会,旨在为研究所的技术转移工作提供咨询和评议。(云梦)
高能所
北京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举行
本报讯 近日,北京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第十二届研究生联合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市昌平区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办,来自高能所、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天文学会的师生共107人参加。
高能所粒子天体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惕碚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鼓励青年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自身成长。
本次会议共作报告53个,涉及黑洞与致密星、恒星与星系、宇宙学、粒子物理、空间天文仪器、高能天文观测、宇宙线物理、宇宙线探测及仪器等多个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会议共设置了9个分会,每个分会由青年学者主持。与会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学术交流氛围积极。 最后,会议评选出“北京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最佳报告奖”和“北京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最佳提问奖”。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景海荣研究员、高能所研究员张双南、宋黎明和清华大学教授陶嘉琳为获奖同学颁奖。(科讯)
《中国科学报》 (2015-10-26 第6版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