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罕(右)和导师李庆军
■本报记者 王晨绯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印度籍助理研究员墨罕博士到云南勐腊进行了为期5天的野外实验。对于他来说,在西双版纳周边的任何一个雨林里开展野外实验已经轻车熟路。记者遇见他时,他恰好刚从勐腊回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几年前第一次见面相比,墨罕瘦了不少。
钟情于西双版纳
墨罕毕业于印度Pondicherry中央大学,此前师从印度著名热带植物学家Priya Davidar教授作博士。
2007年,他在印度遇见前往进行学术交流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这可是个他等了许久的机会,于是他直接向陈进提出了想去西双版纳作研究的想法。
“陈老师问我要选择什么研究方向,我告诉他我要作花的研究,希望到李庆军研究组作博士后。”虽然远在印度,墨罕对中国早已心驰神往,做足了准备功课——他早已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组摸得一清二楚。
2010年12月,墨罕获得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外籍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组的李庆军研究员。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的妻子也辞去了在印度的教师的工作,举家迁往中国云南。一来到西双版纳,墨罕全家就被这里美丽的风景、怡人的园林给吸引住了。“我太太和女儿非常喜欢这里的花花草草。”他兴奋地告诉记者。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给墨罕全家提供了一套让他满意的住房。并且,最让他开心的是,这里虽然地处中国边境,但同事和邻居都会说英文。这种氛围让他并不觉得身在异乡而孤独。
“我是李教授的第一个外国博士后,他也是我的第一个外国老师。”墨罕开心地笑了,“我从他那里获得了一些科学上的新想法。”
在博士后期间,墨罕主要从事热带雨林群落水平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望天树林中的20公顷定位样地和勐仑55公里沟谷雨林1公顷定位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
墨罕对他的这两块“自留地”早已捻熟于心。在密不透光的丛林里,湿滑松软的泥土上,随时都有危险可能发生。除了经常遭遇毒蛇,还有高空落下的碗口粗的藤本植物。除了要锻炼好脚力,还需要成为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武林高手”。野外条件相对比较艰苦,蚂蟥袜、蛇药都是必备的;为防止被枯枝砸伤,安全帽也要戴上。
通过3年的观测和实验,墨罕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群落开花物候、传粉系统和繁殖性状系统结构相关的数据。结合研究组2004~2008年的观测数据,经过初步的分析,墨罕发现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中的许多优势乔木具有异常的开花同步性现象,而且这种异常开花现象受到季节性干旱或降雨减少的影响。由此他提出,全球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花期的同步性,进而影响热带雨林的繁殖成功率。这项研究对于理解热带雨林中开花同步现象在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及保护热带雨林多样性有指导意义。
“我想在这做出些成绩”
墨罕对自己博士后出站那天答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2013年11月27日,版纳植物园里的5位导师——高江云、范泽鑫、Richard Corlett、Ferry Slik、Eben Goodale,参加了他的答辩。墨罕作了题为中国西南地区热带季节雨林群落水平上的遗传发育、繁殖成功以及传粉系统的答辩报告。
专家组里不乏该领域一流的研究“大牛”,答辩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墨罕对自己的研究还是充满信心的。
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墨罕在博士后工作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数据,并结合所在研究组前期的观察数据,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同意墨罕出站。同时,也希望墨罕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告格式作进一步的完善,并尽快发表研究成果和数据。
在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墨罕分别于2012年及2013年申请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的资助。在站工作期间,还根据其博士期间的研究结果,发表了3篇研究论文。
博士后出站以后,墨罕被聘为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组助理研究员,继续完成其主持的国家基金项目,聘期为两年。
“这里的科研条件和氛围是吸引我最重要的原因。”墨罕说,“2014年,我发了4篇文章。”
当记者问他为何4年来消瘦不少,墨罕捧着自己的胃说:“在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食物,如果我每顿都吃中国食物会不舒服。我们从印度买调料,从这里买蔬菜,自己做饭。”常年的异乡生活给他的胃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聘期结束后我也许会决定留在这里,我想在这里做出些成绩。”墨罕说。
《中国科学报》 (2015-01-26 第7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