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秀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26
选择字号:
科普如何能变得有趣

 

■吕秀齐

9月又掀科普潮,热闹过后最需要的还是冷静的思考。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各种科技成果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这个活生生的事实,这无疑也是目前的科学传播达到的目的之一。但能够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索欲望的基础科学知识传播手段的创新,面临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科学传播手段的不断进化,似乎让人们对传统的科普文字创作变得不屑一顾。提起科普图书,总让人联想到一副板起面孔灌输的模式,这是传统科普作品不太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科普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传播科学道理,要把复杂的科学原理用最简单通俗的方式告诉公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使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变得好玩或者更有趣一些?这也是很多从事科普创作的人一直思考和尝试的话题。我一直相信,科学传播的主力军是那些有着坚实科学基础,最好是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即使他们具体研究的范围比较窄,但对相关领域他们一定有较深的理解,对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充满激情,这是他们进行准确科学传播的前提。

但科学工作者从事有趣的科普创作往往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往往跳不出论文的写作模式。在科普写作中难以避免较多的专业术语。尽管不少科学工作者平时说话聊天也不失风趣幽默,但要把风趣幽默融入科普写作,使科学知识看起来好玩就不易放开手脚了,这大致也有心理顾虑的因素吧(怕通俗化过程中有失准确遭同行诟病)。

个人科普创作实践中,深知自己在文字驾驭上还算凑合,但在专业深度上显然不够,限制了知识层面上表达的深度和广度,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普创作以来,也曾尝试与一线的科学工作者合作,如曾与农大的刘教授一起写作《探秘生物城》以及参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关篇章的创作等,受益匪浅。可惜后来由于刘老师等科研压力日益加大,再无时间合作,这对于比较适合做这项工作的她来说,确实挺遗憾的。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基础,要把知识加以深入浅出的科普表达,也的确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适当的口语化、相对恰当的比喻是不可缺少的。科普写作使用的语言需要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科普写作需要有诱人的开篇,努力放大读者的兴趣点;科普文章需要尽量简化枯燥的研究过程和专业化的术语;科普写作也需要融入好玩的情节,帮助读者理清科学的逻辑。这些其实都是对科普创作手法比较通常的认识。

至于实战,我觉得需要更多的科普创作者现身说法,也许科普创作评论应更多注重实例分析,而这方面,我们可能比较缺乏。

要有趣、好玩,我认为知识的通俗化应是第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是可以编故事的。但并不是所有科学知识都适合通过编故事的方式进行普及,也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能以好玩的方式进行传播,具体看对象,看目的,看普及的层面。但不管怎么说,知识“好玩”化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对科普人的有趣挑战。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与高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报》 (2014-09-26 第13版 科普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