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新红
近日,由加拿大作家汤姆·拉赫曼撰写的小说《我们不完美》在国内出版。小说早在2010年刚出版就大获好评,《纽约时报书评》评价说:“这本小说滑稽又虐心,像魔方一般千姿百态,折射出人性的种种弱点。” 这部小说曾获得《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亚马逊书店的年度好书,并入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
书中故事发生在一家已有50年历史的报社,全书共分为11章,串联了11个跟这个报社相关的角色,11个人生故事在此交叉展开。每章的前半段围绕一个角色进行叙述,后半段则插入报社的往事,直至最后一章汇合。
以报社为故事发生地,这与作家的经历不无关系。汤姆·拉赫曼1998年起在纽约的美联社任编辑,后为特派记者,前往印度和斯里兰卡,之后又成为驻罗马的记者。2006年到2008年,他在巴黎《国际先驱论坛报》担任编辑。
“新闻这一行没有什么浪漫可言,可是写到它的时候,不知怎么搞的就触动了我的感情。”汤姆·拉赫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什么是不完美?汤姆·拉赫曼举例说,小说中有几个是很滑头的类型,要是在编辑部里碰到这种人,兴许会觉得惹不起可是躲得起。“但是落到纸上,我就喜欢起他们来了。这是写作使然。为了构思这些人物,我得尽力去想象他们的动机、怨恨和失望;我能看见他们在愁眉苦脸地照镜子,或是因为上班时受到怠慢而满脸不悦。”
的确,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人物开始是让人产生恶感的、自以为是的笨蛋,可是随着小说的进行,和他接触多了以后,开始同情起他来了。究其原因,作者说:“你站在旁边,从始至终都抛开了动机。此时书中的人物是有轨迹可循的,而你只是在旁观。这会激发出怜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感情往往被我们自己的动机遮蔽了。”
或许这正如《纽约客》所评价的:“抱着人道关怀与幽默感,描绘了人物的个人戏剧与失望。”
在现实与虚构中游走,书中人物有哪些作家自己的影子?汤姆·拉赫曼的回答是:“哪个也不是,可每个人物都有我的影子。”
小说中人物形象互相之间大相径庭:有年轻的红发女人,也有放荡的老无赖,有性格外向的,也有内向的,没有什么模式可言。汤姆·拉赫曼说每个人物里都有他的身影,只不过,这些特征在他身上也许非常微小,可在小说里把它们放大了。
尽管作家开玩笑说:“不过请别问哪些特征是我的!你知道的,我是个很注重隐私的人。”但也提到,温斯顿·张这个人物身上有他在新闻这一行里陷入过的那种天塌了的感觉。就是那种刚入行时常常会有的感觉,你得咬紧牙关,一直熬到能够胜任。还有小说中高亚瑟对他女儿的感情、露芘·扎戛的孤独感等。
对于这部小说是否满意,作家表示:“我曾经与这本书奋战,一直写到精疲力竭。终于,它接近了我当初的构思,接近了我在人生那个阶段能够达成的创作。诚然,《我们不完美》肯定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可在当时,它们就是我最好的不完美。我为此而感到满意。”
《我们不完美》,[加]汤姆·拉赫曼著,康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8 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4-09-26 第18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