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18
选择字号:
那一年,我们加入记者团

 

记者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几乎是每所大学中门槛最高的社团,需要经过层层笔试、面试,不是简单填个报名表就能加入的。

■本报记者 温才妃

特约绘图:小蚂蚁

小记者们就像学生中的“眼睛”,与校园的新生事物打交道,揭露身边的美与丑,偶尔有一点小福利——不用缴纳社团经费,有时还能领到一小笔稿费。

了解了这些,你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吗?

招新的那份悸动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我们会让你发现,不一样的学生组织。”

“你会是默多克,书写你看见的,体悟你自己的生活。”

“需要你做的不是跑腿打杂的零碎工作,而是新闻现场积极活跃的彩访。”

开学时段,众多高校推出的记者团招新标语,拼在一起就是一幅蒙太奇作品,足见各大记者团招新的空前盛况。可是,在轮滑社、街舞社等众多活力四射的社团面前,记者团想要脱颖而出,还是得拿出些看家本领。

创刊于1953年的校报《新清华》,拥有一支20余人的学生记者团队。记者团总是能吸引到本科新生到博士生的报名者。

清华校报记者团团长潘正道揭晓了其中的“奥秘”,“从招新经验来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以往作过的活动报道”。偌大的清华园衔接了诸多高端资源,2012年温家宝来清华演讲,记者团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加入采访;清华百年校庆,记者团参与东亚大学校长论坛等高端论坛采访……跟院士、政要、杰出校友面对面,就是一张最好的宣传“名片”,因此总能吸引到众多报名者。

像清华这样的高校也许有一定特殊性,对于大多数高校,除了传统的设摊设点、时下的网络宣传,天道酬勤才是硬道理。

“学弟们好,请了解一下记者团……”招新季,福州大学校报记者团团长张澜带着全团60多名成员,每2至3人为一组,挨个宿舍“扫楼”宣传。

“扫楼”中不乏趣事。常常出现同一间宿舍被多家社团或同一社团多个小组“扫”到的情况。“有一次,我一进门,一位习惯光膀子的学弟说,今晚已经第4次穿衣服了。”张澜听了乐不可支。

“扫楼”虽然麻烦,效果却颇丰,“扫楼”完报名人数由200多人增至1000人左右,“实际参加笔试的人数是‘扫楼’的一半多”。对于这个成绩,张澜很满意。

等位子的“小记者”

而一些尚未开始正式招新的记者团,他们物色人才的工作实际上早就开始了。据苏州大学望星学通社负责人岳昱星介绍,他们共有5种招新渠道——摆展台、网络平台宣传、辅导员推荐、院系推荐、老社员推荐。“以辅导员、老社员推荐为主。”

私底下,老社员也担任着“猎头”的工作。苏州大学社会学大三学生薛楠就是被他们“挖掘”出来的。 去年,薛楠在做“挑战杯”大赛志愿者,恰巧和学通社的老师、同学分到了一组,一聊便觉得亲近。

薛楠形容自己是一个“可以疯起来,也可以安静写东西”的女孩,去年由于忙于参加辩论队、去台湾做交换生错过了学通社招新。对于辩论与新闻的区别,她的理解是“辩论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新闻是摆出事实让读者作判断”。这个新手最搞不清的问题之一,薛楠倒是了解得很清楚。细问之下,才知道她的父亲就是媒体人,从小耳濡目染,新闻上的常识自然知道了不少。

比起相关人士推荐,参加“统招统考”的报名者就没有如此淡定。

福州大学物流管理大一新生林钰松暑假就通过贴吧、微博联系上了记者团的学长,然而,刚结束的笔试着实吓到了她,“整整写了6张纸,感觉好久没写这么多字”。

笔试题有八道考题外加一道附加题,包括微博撰写、拟新闻标题、时文评述……一时间,林钰松突然有种重回高考的错觉。原来,高考最后一道题也出现过时文评述,但她不知道高考的套路能否适用于真实的新闻写作,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落笔,呆坐了几分钟。

林钰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步入大学每个人都要寻找一个平台展示自己。凭着第一感觉,她认定的是记者团,但笔试让她对能否进入面试很担心——师兄应该不会开小灶,因为联系他的新生也不少。

“无法加入肯定会失望,但是来年也许还会再战。”话语间,这位爱笑的“90后”依然满怀憧憬。

追梦的过程

“假设进入记者团,你想成就什么?”记者问。

“高中老师说我写作文缺少逻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如果能加入记者团,我希望对写作有一定约束和提高。”苏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宋莹在高中期间担任校报主编,擅长散文写作。现在,她与同学们做了一个微信平台,平日里写写影评。她和薛楠一样,也是学通社老社员推荐的报名者。

薛楠想了想说:“如果有幸加入记者团,我希望采访任务不局限于举办了什么样的活动、开什么样的会议、采访什么样的领导;希望记者团走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让大学生了解外界,让外界也知道这个很棒的记者团。”

梦想有大有小,但最美妙的却是追梦的过程。加入记者团,“小记者”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由“新人”升级为“老人”的社员最有发言权。

从零基础到独自采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田姬熔经过一年的磨砺,已经成为校报中成长最快的“小记者”之一。SRT计划、清华校长杯、施一公讲座……都有田姬熔的作品。

之所以迅速成长,不仅因为自己的努力,还得益于清华校报记者团采取的导师制。

据介绍,清华校报记者团形成了由主编、编辑、老社员组成的导师团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指导“小记者”们采访、写作。“不了解采访提纲、缺少采访资源、采访导向把握不清、尝试新题材写作等等,都有老师和老社员手把手指导。”

看着自己的努力变成了铅字回报,也坚定了田姬熔的新闻理想,大二开学她从众人羡慕的经管学院转专业到新传学院。“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提高是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小记者”的不断充实,也成就了整个社团。他们就像一渠活水,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点子。

潘正道回忆,当年他和两名新生在讨论中,挖掘到了一个微积分助教的选题,稿子出来以后在校领导和教师间争相传阅,“大家从来都不知道一位博士生还可以受到其他学生的爱戴”。“以此为契机,我们形成了一系列专访,叫‘我身边的清华人’。”

记者团招新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也许你的下一秒决定,打开象牙塔乃至人生中难得的一页。

《中国科学报》 (2014-09-18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