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艺
说起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追求的爱情也都不一样。但是,据了解,“物质”在当代年轻人的爱情中占了不少的分量。他们认为爱情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它需要物质来支撑。这种支撑会使爱情变得更实在、更牢固,也更持久。但是相比老一辈人的爱情,这种爱情似乎缺少了那种踏实感,总让人不是那么安心。
为了帮助当代年轻人了解爱情的真谛以及珍惜爱情的重要性,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恋寻使者”小分队于7月5日至12日开展了主题为“梦回首·一生的爱恋——圆黄昏老人重走青春岁月的梦想”的暑期社会实践。
12位“恋寻使者”根据对4对老人的采访,整理了访谈记录。他们希望把这些感动分享给更多的人,更希望当代年轻人在爱情降临时能够从中学会什么才是爱情中最需要坚守的东西。
长相厮守——平淡流露真情
雷远的老伴比他小两岁,两人是青梅竹马。雷老说,遇见老伴是他一生最大的慰藉。婚后,二老过日子很是俭朴。当问及他俩做过的最幸福的事时,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结婚四十周年时,他与她去海南旅游,一起喝椰子汁,两人面对面互相凝视着对方,只觉得心里满是甜蜜。
雷老说,日子越过越甜了。无数简单平凡的小事,见证了他们俩之间忠贞的爱情。无须海誓山盟,亦可相守直至海枯石烂。婚姻就是这么简单,两个人一起走到老,一起喝着椰子汁,平平淡淡,却又那么令人回味。
费川东和老伴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老伴小他两岁,天生残疾。但她,温柔、朴素、善良,深受大家的喜爱。婚后一年,他们拥有了一个爱情的结晶。然而,艰苦的日子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她的手照顾孩子不方便,他便找了一个保姆来帮助照顾孩子。
她产后两年没有工作,全家便仅仅靠着他的微薄的20多块的工资维持着生活。雪上加霜,在孩子三四岁时,被检查出遗传性残疾。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1985年,他升至科长职位,却不幸患淋巴癌。
然而幸运总是眷顾这个温馨的小家庭,所有的困难,他们都相互扶持,一一渡过。他动手术治好了癌症;在孩子初中二年级时,他们花10万元为儿子治好了病。
在这期间,他为了家庭和工作,备受压力。他常年在外,很少回家;而她从不抱怨。她说,她理解他,所以她选择默默支持他。正是这样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让他们生活中鲜有矛盾。这样的平淡生活中,尽是甜蜜的味道。
唇齿相依——注定与子偕老
陈恒与王桂珍是通过党组织介绍认识的。结婚之后,他在国营单位工作,单位抽人选去读大学,他在其中,每周脱产一两天去读书,还要忙着考技师等级。她体谅他的辛苦,所以包办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尽全力支持他。两年后,他们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他结束了自己刚开始的大学学业,不过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而她也一直在背后默默地陪伴着他。
那时的他们年轻气盛,即使执子之手,但还远未到与子偕老,一些生活小事也有可能是一场争吵的导火索。他脾气急躁,为一些小事就可能拔高嗓门,而她也是宁折不弯的性子,他的大嗓门时常让她忍无可忍,每每此时他们便会陷入冷战,更其者她还会回娘家。而他总会再气上几天才冷静下来,然后才去把她接回来。她似乎很是了解他的脾气,总是体谅他,总会原谅他,接着,他们就翻过这一页,继续生活……
天上人间——难抵无尽思念
黄绍诗和老伴的相识可算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作为一名飞行员,他的婚姻不是旧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需要获得组织上的认可的。于是当时部队的政治部主任拿出一些适合他的年轻女子的照片,让他挑选。他不经意地翻阅着,一眼看中了面容清秀的军医奶奶,在组织的安排下,两人开始交往见面,慢慢地相识相知。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比他提前两年离开部队,离别的场面总是给人一种难言的伤感。她在离别之际突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对他说:“老黄,我能不能不回去啊?”他虽然也很不舍,但还是以大局为重:“不行啊,孩子和咱妈在苏州需要个人照应啊。”于是两人相约暂别两年,然而真正到了分别的时刻,她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他虽是七尺男儿,但也满眼爱怜与留恋。一年以后,她止不住对他的思念,带着儿子再次回到他所在的部队,一待就是半年,直到他离开部队和她一起回到苏州。
在“恋寻使者”们看来,这虽然是四个很简短的故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波澜壮阔的爱情,也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但是正是这种朴实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才更加可贵。老一辈人的爱情里更多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忠诚于对方,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能够如此的长久吧。如果当代人的爱情也可以不被太多的物质所困,在爱情中能够彼此真诚一些,是不是就少了许多在爱情面前迷茫不定的人呢?

黄绍诗和老伴
《中国科学报》 (2014-07-17 第8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