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立摄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在风景秀美的香山,古刹卧佛寺西侧、北京市植物园内,坐落着北京市最小也是最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中国蜜蜂博物馆。在这个面积仅有约200平方米的展厅内,它随时准备告诉参观者关于蜜蜂的所有奥秘。
《中国科学报》记者抱着“扫盲”的心态,踏上了蜜蜂博物馆的探索之旅。
天生的授粉专家
许多人想到蜜蜂,首先想到的是甘甜的蜂蜜和营养丰富的蜂皇浆(即蜂王浆)。其实,蜜蜂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是自然界无可替代的授粉专家。这一点从一组数据一看便知:全世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
蜜蜂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和被子植物起源于同一个时代——早白垩世(白垩纪)。有研究指出蜜蜂同被子植物中的显花植物形成了协同进化的关系,可以说,蜜蜂和被子植物中的显花植物息息相关。
首先,蜜蜂的身体构造高度适应采集花粉和花蜜。与胡蜂近乎独刺的绒毛相比,蜜蜂身上和腿上分叉的绒毛更容易黏附花粉,而其嚼吸式口器(大部分胡蜂是咀嚼式口器)更容易采集花蜜。在采集花粉时,蜜蜂可以用两对前足将花朵雄蕊上的花粉和身上黏附的花粉都刷集到后腿,再用后腿上的夹钳将花粉挤压成团,最后装进后腿的花粉筐里带回蜂巢。
通常,只有同种植物的花朵完成授粉,才能迎来最终的收获。然而许多显花植物的花期重叠,小蜜蜂们怎么能够做到“专一”呢?不必担心,在被子植物与蜜蜂的协同进化中,蜂群形成了食物的专一性和采集同一种花蜜的偏好。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洋槐蜜”“枣花蜜”可以如此分类的原因。
利用这一特点,养蜂人还可以“指挥”蜜蜂向特定花朵授粉。比如需要蜜蜂给梨树授粉,人们就取梨花碾碎,与糖浆混合,奖励给蜂箱里的蜜蜂。当它们吃到“梨花香”的糖浆,就会积极地寻找梨花采蜜、传粉。
此外,蜜蜂群居的社会性让人类能够轻而易举地大规模饲养它们。想象一下,一个蜂箱里就可以养下6万只蜜蜂。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蜜蜂毫无疑问是自然界“授粉专家”,充当着授粉者的角色。套用“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说法,可以说“授粉者天然是蜜蜂”。
蜂蜜是如何酿成的
蜂蜜是怎么来的?蜜蜂们从花朵中采集到的花蜜就是蜂蜜吗?显然不是,蜜蜂采集到的只是花蜜,只有经过辛勤的蜜蜂们的加工和酿造,花蜜才能变成蜂蜜。
蜜蜂的“嘴巴”像一根吸管,旁边还有两个能嚼碎花粉的上颚,这种嚼吸式口器可以伸进花心,将花蜜吸满蜜囊后带回来“吐”在巢房里,随后一批充当内勤蜂的年轻蜜蜂会通过自身不停地加工,利用体内的分泌转化酶将这些花蜜中的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另有一部分蜂在蜂箱门口努力煽动翅膀促使蜂蜜中的水分蒸发,直至蜂蜜浓缩到含水量20%以下。
蜜蜂们为什么要把花蜜酿造成蜂蜜?蜜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人们认为有两个原因:蜜蜂采回的较稀的花蜜容易发酵,没办法长期保存。经过酿造的蜂蜜浓度得到提高,有利于长久贮存。同时,在蜜蜂不断地“纳新吐故”的过程中,一些营养物质同时在蜂蜜中形成,最终成为蜂王以及蜜蜂幼虫美味的三餐。
在蜜蜂博物馆里,有一个放大数千倍的蜜蜂侧切模型。从这个模型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蜜蜂得以将花蜜升级为蜂蜜的秘密。
蜂蜜是普通工蜂的主要食物。一般而言,成年工蜂只要有蜂蜜就够了。可是它们为什么还要采集花粉?原来,采集花粉是为了哺育下一代。蜂王浆是三日龄及以下幼蜂和蜂王的食物,而花粉是蜂王浆的氮源和蛋白质来源。
人类的益友良师
蜜蜂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蜜蜂是人类的朋友”。
的确如此。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大片垦荒破坏自然生境,致使自然授粉昆虫锐减。如果没有蜜蜂的高效授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繁衍生息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野生植物资源可能减少甚至灭绝,进而导致整个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的改变。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蜜蜂消失,人类生存的时间就可能只有四年了。”无独有偶,2004年《自然》杂志曾刊文提到:“如果没有蜜蜂和蜜蜂授粉,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也提到:“蜜蜂减少诱发生态系统剧变”。这充分说明了蜜蜂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在美国,蜜蜂授粉创造的价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68%。在欧洲,蜜蜂超过禽类成为第三大最有价值的家养动物(第一和第二分别是牛和猪)。近年美国、欧洲和澳洲相继发生“蜂群崩溃失调症”,一些地区蜂群损失50%~90%,造成“授粉危机”的加剧,引发农业及生态环境深层次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蜜蜂授粉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蜜蜂还是人类的良师。蜜蜂有高度发达的筑巢本能,蜂巢由成百上千个整齐排列的六角棱锥柱体构成,是由一群蜂中几万只蜜蜂同心协力用腹部蜡腺分泌的小蜡片巧妙地黏接而成。根据数学家计算,蜂巢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受蜜蜂的启示,人类将蜂巢形结构广泛用于飞机、火箭、飞船外壳以及某些建筑材料的制造和设计。
另外,手机的英文名为cell phone,也是因蜂巢而得名,因为收发信号的基站按蜂巢的六角形摆放,相同数量的基站信号覆盖的效率最高。
《中国科学报》 (2014-06-27 第15版 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