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冬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11
选择字号:
酸泡指引鲶鱼觅食

 

日本鲶鱼可以检测海水酸度,从而寻找食物的位置。

图片来源:IZUZUKI/CREATIVE COMMONS

日本鲶鱼通常生活在暗处。它们的皮肤上布满味蕾,这使其能够在追踪猎物一段时间后再吃掉它们。鲶鱼的头部和像鳗鱼一样的鳍上有着条纹状的传感器官,可以检测出食物和敌人发出的脉冲。

现在,科学家已经识别了日本鳗鲶(Plotosus japonicus)的另一种传感器官:其胡须可以检测海水的酸度。相关研究报告在线发表于近日的《科学》上。这种传感功能会帮助鳗鲶在黑暗中捕食。

红外摄像机显示,生活在漆黑环境中的鲶鱼可以利用酸性找到多毛纲的小虫(鲶鱼最喜欢的一种零食)。为了躲避天敌,这些小虫会钻进泥泞的海底或者珊瑚中的小洞穴中。不过当它们呼出二氧化碳时,这些气体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小虫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微乎其微,因此鲶鱼必须在其巢穴周围5毫米的范围内检测蠕虫。

为了确认酸度是重要的指示物,研究团队使用一个塑料管代替了虫洞,并向其中注入pH略低于正常水平的海水。鲶鱼会挤在管周围,偶尔咬一下,仿佛这种毫无生气的东西是它的猎物。

研究人员称,该结果会推动对其他鱼感知pH的研究,不过他们担心温室气体造成的迫在眉睫的海洋酸化最终可能扼杀鱼类的这种能力,因为鲶鱼对酸度的感知在平均pH值为8.1的海水中最为准确。

(张冬冬 译自www.science.com,6月9日)

《中国科学报》 (2014-06-11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