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25
选择字号:
“日行一万步”非绝对标准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可穿戴设备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尤其是针对大众运动健康管理类的产品层出不穷。Jawbone UP、Fitbit flex、Nike FuelBand、咕咚手环等智能腕带可以记录你每天的运动量,比如你一天迈出了多少步。同时,还可以分析和比较你的运动量,也许它们会建议你每天走上1万步。
 
“日行一万步”的说法来源于日本,是为了以此改变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紧张的、长时间坐着的生活方式。但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认为,“日行一万步”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健身运动标准。
 
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行策略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就成立了漫步(万步)俱乐部,而在同时,漫步计(万步计量器)的出现,更让这种理念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此后,有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日本男人走1万步大致相当于消耗300千卡的能量。2000年以后,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在“打造健康身体的运动标准”计划中,也呼吁日本民众每天行走1万步。
 
但是,即便在日本,作为该活动最早的倡议者波多野义郎教授也在文章中表示,从生理研究的结果来看,其实日行9000步或8500步更为科学,只是1万步更便于人们记忆。
 
在美国,“日行一万步”并不是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官方推荐。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潘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步行行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卡特里内·图多尔-洛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增加每天行走的步数并非只有单一的策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人们不能因此认为,每天只有达到了1万步的目标才是真正锻炼了。最重要的是增加日常活动量。
 
强度加时间保证步行效果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推荐,普通成年人每天可以进行40分钟到1个半小时的运动。而对于一个没什么锻炼经验,也没什么运动爱好,但又想健身的人来说,步行是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方法。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讲,“日行一万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理念是正确的。
 
至于“是否一定要保证1万步”“1万步应该怎么走”,在王安利看来,首先是要保证步行的强度。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用最经济的方式消耗能量,走路也不例外,因此,在正常速度下,即便走1万步也起不到运动健身的作用。“步行必须超出人们平常习惯的速度,一定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才会多,才能提升锻炼的价值。”
 
此外,他还表示,从事一项健身运动至少要坚持三十分钟以上,才能动员更多的脂肪参与工作。“如果少于该时间,那么运动只能消耗体内的一些糖分,吃一片面包或者喝一杯牛奶就可以迅速补充,而对减少脂肪则起不到什么作用。”
 
因此,在他看来,步行和其他运动一样,重要的是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运动时间,才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至于究竟要走多少步,他认为还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身高体重不一样,步行速度不一样,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样,步数也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运动重在改善内环境
 
当然,想要达到运动预防或者控制疾病的目标,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形成运动习惯的人,也不需要止步于1万步。只要在身体合理的承受范围内,运动可以多多益善。
 
不过,王安利提到,人们对于运动健身的目的往往看得比较片面,重外在的体型变化,而忽略了其内在发挥的价值。
 
“事实上,运动主要是可以改善体内胆固醇的状况,而这恰恰是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王安利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形成斑块粘在血管上面,而运动可以减少它的发生。此外,运动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可以起到清洗血管的作用,能把粘在血管上的脏东西集中到肝脏排出去。这也意味着,经常运动的人主要是使身体内环境得以改善,大大降低患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科学报》 (2014-04-25 第16版 探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给宋代古船请来现代“医生”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