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0
选择字号:
走近脑起搏器手术

 
植入电极进行试验性刺激  胡珉琦摄
 
■本报记者 胡珉琦
 
4月8日12点30分,记者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室,那里正在进行一台治疗帕金森病的左侧脑起搏器手术。
 
接受手术的是一名已有15年病程的59岁男性,他在2006年已经接受了右侧毁损手术,术后左侧上肢震颤消失,但如今右侧上肢震颤严重,坐姿呈明显的"猿猴状",言语时口齿不清晰。
 
记者在手术室见到的该名患者头部已被四个钉子固定上了立体定向头架,结合此前检查时的磁共振图像,医生可以定位刺激的靶点,精确度能够达到到毫米以下水平。事实上,早在手术之前,记者注意到了,在一台名为神经导航仪的仪器上,靶点定位的路径已经被准确模拟出来。
 
但这样依然不足以确保定位的精确性。立体定向完成以后,医生将一根尖端比发丝还细的神经微电极放入靶点,进一步确认位置的准确性。
 
只见手术台的正后方摆放着一台微电极记录仪,仪器会显示神经核团的放电情况,根据不同的频率、波幅以及声音,医生可以进一步判断异常神经核团的位置。该方法可以精确到单个神经细胞的水平,精确度能够达到微米级水平。
 
立体定向头架加神经微电极监测的双保险,基本可以引导定位刺激靶点万无一失。紧接着,医生就将一根正式的脑起搏器刺激电极准确地植入患者脑内的核团。
 
至此,手术都是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的,患者的意识清醒,期间,医生还时不时与其进行交流。之所以要让患者保持清醒,是因为接下去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医生需要进行试验性刺激,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并调整到最合适的刺激参数。
 
只见患者的右侧上肢逐渐停止了震颤。在医生的要求下,他还进行了眼球转动、背数等测试,并与医生确认右侧上肢没有出现麻痹、抽筋的感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最后一个步骤相对简单,在患者全麻的状态下,医生将一小块正方形的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埋入其左侧胸前的皮肤下,并通过连接导线与电极相连。
 
不过,术后电刺激器并没有立即开始工作,一般等术后一周后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开机更为合适。刺激参数因人而异,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效果可能需要调整参数1-2次。
 
单侧脑起搏器手术过程不足2小时,术中出血也较少。该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手术,脑内神经核团彼此紧密相连,刺激靶点定位稍有差池,就无法调控运动症状,同时可能波及周围的神经核团,从而导致出现新的功能异常。此外,术中出血感染也是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过,目前宣武医院在进行该手术时,出血感染的概率可以控制在1%以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14-04-11 第14版 调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