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中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从“牵线搭桥”到自主创业 |
|
■本报记者 沈春蕾
“从事多年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后,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机器人公司。”近日,江苏中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科机器人)总经理徐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之前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常州产业化中心(以下简称常州中心),既了解中科院在常州的研究所,又熟悉地方企业和市场需求。
江苏中科机器人隶属于常州中心。常州中心成立之初旨在发挥中科院和常州市的双方优势,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开展技术转移和技术研发,与企业紧密合作。
徐枫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公司的成立真正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是常州中心在探索技术转移转化的新突破。”
变换角色
目前,常州中心已经引入20多家研究院所,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思路,正在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常州模式,希望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006年常州中心成立,徐枫是中心的老员工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年,我们一是为中科院入驻常州科教城的科研院所提供服务;二是为企业和研究院所牵线搭桥,组织科技对接。”
成立以来,常州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累计邀请国内外专家3700多人,参会企业数超过8000家,展示成果15000余项,发布各类技术需求2700多项,共达成签约项目约500项。
“虽然常州中心参与了大量技术转移转化工作,还曾以技术入股形式孵化了多家企业,但这样的产业化形式却不尽如人意,其中有几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他表示。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而研究院所的一些技术并不能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往往造成技术对接并不顺利。
早在几年前,常州中心开始尝试转变产业化思路,酝酿自己主导创办公司,这一设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
经历一年多前期准备,2012年元月,江苏中科机器人成立,公司以常州中心所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等中科院在常州的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并承接研究所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工作。
江苏中科机器人是常州中心在产业化道路上的新突破,徐枫从中心来到企业,都没有时间去细细体会角色的转变,迎接他的便是一桩连一桩的新工作。
以人为本
虽然江苏中科机器人以常州中心研究院所的技术为支撑,但公司是独立法人,和研究院所的划分界定也相对明确。
据介绍,目前公司有独立的制造厂房1栋,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配备各类先进制造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制定了完善的制造工艺流程,同时具有从事多年机械制造、精密加工、装配、调试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
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是招聘进来的,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他们拥有一批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优秀研发团队以及专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各类发明专利数量达55项。
“有些技术人员离开研究所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自己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员工。”徐枫说,高水平的研发和服务团队为公司产品的技术引领、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客户的需求,公司派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工程师到达现场与客户就工艺要求、配置、场地、空间、投入成本等制定详细的可行性技术方案。
“我们的设计工程师会一直跟踪方案进展和过程中的完善,直至按期交货到客户现场,确保客户在使用中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徐枫说。
他还透露,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公司打算给自己的员工派发股份,让他们享受到主人公的地位。
锁定目标
成立才两年的时间,江苏中科机器人不仅实现了盈利,还迎来了众多投资券商的关注,上市计划已经被提上日程。
“我们面前有老大哥新松机器人,上市成为我们的目标。”徐枫谈到,“一个公司的好坏不是看技术高低,关键取决于市场是否认可。”
虽然研究院所有很好的技术,但离市场比较远,通过对接转化的成功率并不高。“研究院所无法为企业量身定制,但我们可以。”他们并非为客户提供统一规格的产品,而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从配料、包装到码垛提供全套生产线。
“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实现4000万元销售额、500万元盈利,第一个季度已经签订完成1400万元合同。”虽然相比去年1300万元的销售额,这个任务有点重,但徐枫还是充满自信,因为公司的下一个目标是上市。
目前,江苏中科机器人在常州中心的技术支撑下,已承接多个大项目,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粮油、食品、饮料、医药、化工、肥料、水泥、玻璃、摩擦材料、耐火材料、钢铁、建材、环保等众多行业,公司的客户来自新疆、青海、广东等多个省份。
“2015年,我们可能会选择新三板上市。”徐枫表示,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能给常州中心后续的产业化工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中国科学报》 (2014-03-31 第6版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