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胜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28
选择字号:
韶关“三风”

 

■吴胜明

【“风度路”“风采路”“风烈路”又称为“韶关三风”,从前三条路上各有一座同名的楼阁,现在只剩下风采楼了。】

到世界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旅游,几乎90%以上的游人是先到广东韶关市,因为丹霞山所在地仁化县不通火车,到韶关后离丹霞山也就只有45公里了。

韶关古代叫曲江,是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果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一定会给你的游程增添不少的兴致。韶关市的历史名人很多,但有三位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人们把韶关市内三条宽阔洁净的马路命名为“风度路”“风采路”“风烈路”,以此纪念三位历史名人张九龄、余靖、侯安都。

“曲江风度”指的是名相张九龄。唐代诗人孟浩然有一首很有名的写当时中国第一大湖洞庭湖的诗。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题目叫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说,张丞相的风度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张九龄是韶关曲江人,唐玄宗时很有声誉的丞相,同时又是著名的诗人。他有三个特点:身为重臣,直言敢谏。古人把文官敢谏作为典范;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即不摆架子,丞相相当于今天的总理一职,在近1300年前能做到这步不简单;宫廷内讲学,富有卓见。正是这三条形成了张九龄的“曲江风度”,后人以“风度”为路名,表示对张九龄的敬仰。

张九龄的诗在当时很有名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出自他的《望月怀远》。唐代诗人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

宋代曲江又出了个百战将军余靖。仁宗时,范仲淹被贬,满朝文武不敢开口,只有谏官余靖大义凛然为之鸣不平,后被贬逐;但作为朝廷命官仍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纳贡。三次出使辽国,通晓契丹语,维护了国家尊严,风采照人。后督军南方为帅10年,十分清廉,喜欢诗词,很有文采。因而以“风采清华”称颂于世。当地人民以“风采路”来纪念他。作家余秋雨曾说:古代姓余最大的官就是余靖。

在余靖、张九龄之前韶关曲江就出了个名人侯安都。侯安都精通武略,南北朝的太清三年(549年),侯安都和陈霸先一同平定了侯景之乱,后来陈霸先做了陈武帝,侯安都是开国元勋。人们用风烈路来纪念他。

这三条路又称为“韶关三风”。从前三条路上各有一座同名的楼阁,现在只剩下风采楼了。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珠江三源之一的北江上源的浈水和武水在韶关市区汇合。两江汇合处形成一个江心岛,而韶关市最繁华的地方都在这个江心岛上。上面所说的三风路也在岛上,以风度路最长。岛上还有一个风度广场。韶关由于位于南岭以南,历史上南岭的许多雄关离韶关市不远。如著名的“梅关”,坐落在南雄市城东北30公里和江西交界的梅岭上,是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凿的,关楼上南面书“岭南第一关”,北面书“南粤雄关”。历史上梅关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今天则是旅游重要景点。

《中国科学报》 (2014-11-28 第11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