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世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0-16
选择字号: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

 

北京市要建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必须形成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氛围浓郁的创新软环境。

■朱世龙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党的十八大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到2049年建国百年时实现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走创新强国之路,首要的是坚持自主创新。

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其中,“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2012年,北京市科教领导小组发布了《践行“北京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若干意见》,北京市科委作为市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委办局共同推进该项工作,围绕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教育促进、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活动品牌、创新资源服务工程等5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

今年5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提出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在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上,北京市科委启动公众参与创新北京行动计划(第一季),希望有更多的人成为创新的参与者和创新成果的受益者。截至目前,北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已取得了显著实效。

创新精神培育是基础性工作

北京市要建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必须形成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氛围浓郁的创新软环境。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全力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要从首都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积极推进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更加成熟,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文化的传播体系更加健全。通过多项工作,务必使自由探索、敢于创新的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更加繁荣,关注创新、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全社会创新能力将因此明显提升。

为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逐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育的政策、制度、设施和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整体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全市创新精神培育工作进行总体把握,针对不同人群与重点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同时,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以政策为杠杆,密切与在京中央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文化机构等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到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事业中来。必须坚持注重实效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着眼全市长远发展,提早部署全社会创新精神培育的相关工作,将创新精神的培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提高企业和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

是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强。要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建设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撑企业创新需求。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升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和各类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推进各类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为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必须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首都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有区域特色的政策环境。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方面要大胆创新,研究制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的政策措施。各有关单位要积极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和创新帮扶,加快创新方法推广普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围绕科研评价问题,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培育;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形成鼓励探索、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环境。大力推进股权激励和创业帮扶等措施,探索更加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专利保护机制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必须健全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体系,按照“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的工作要求,加大对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支持“未来科技城”等重点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扶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发现评价、教育培养、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应坚持不懈开展创新教育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过程中,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大创新教育力度。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发明、创新创意活动,着重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构建以学校教育机构为主体,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社会教育机构为补充,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各科研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搭建创新教育平台,试点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结合先进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

要鼓励科研工作者参与创新教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创新教育工作队伍。

实现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也要深入开展市民创新精神培育工作。要完善创新教育网络,提升市民创新意识。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完善涵盖职工、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各类人群的创新教育网络,系统深入地开展面向社会的创新教育培训。不断探索实践,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开展创新精神宣传活动。

要积极推动创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度出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首都创新文化。鼓励科技与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创意产业等为载体,发展和推出一批反映创新成就、倡导创新思维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图书、动漫、影视剧、公益广告和展览等,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扎实的作风,不断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作者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14-10-16 第7版 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