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9
选择字号:
官员财产公开还须细思量
 
■邱锐
 
2014年的第一天,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一年前,这位法律史学界的知名学者在其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
 
对于范忠信的行为,网上一片赞同之声。有人甚至认为,范教授的“爬行”可以倒逼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出台。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一行为虽然吸引眼球,却缺乏建设性。当此际,我们更应当做的,不是为情绪所控制,而是多些理性的思考。
 
在一些人看来,官员的抵触是财产公开制度无法出台的重要原因。在笔者看来,该结论的正确性还有待考证。因为有媒体调查发现,许多公务员还是赞同其财产被公开的,而且已有数十个市县进行了类似政策的试点。更进一步说,即便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只能把人们导向不理智地简单反对一切官员的方向。在现代社会,改革的目的并不是清除一切既得利益者,而是构建一个协商平台,使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更重要的是,日前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已明确提出,“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由此可以看出,推行“官员财产公开”至少已成为高层共识。
 
因此,我们当下要做的不是振臂呼喝,而是仔细思量如何尽快将官员财产公开转化为切实的制度。在制度出台遇到僵局的情况下,该如何破局?对于“腐败存量”如何处理?应如何建立官员财产评估与申报监督制度?这一系列问题仅依靠民众的情绪是解决不了的。在某些情况下,过于激进的情绪甚至是有害的。
 
笔者并不怀疑“官员财产公开制”对反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希望该制度尽快实施。但不容否认的是,该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技术条件。
 
在上述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在相应的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惊世骇俗”的行为调动民众情绪,即便促成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仓促出台,其结果不见得好到哪去。
 
《中国科学报》 (2014-01-0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