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乐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11
选择字号:
“公权私用”加剧教育不公
 
■胡乐乐
 
据媒体报道,中共四川省眉山市委宣传部7月8日宣布了对该部办公室主任予以免职的通知。
 
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廖仁军表示,据此前被网络曝光的一份公函,因该主任动用宣传部公章,以红头公函形式要求该市东坡区教育局“妥善安排”自己子女上学,从而被免职。
 
公众之所以对这一事件十分关注,是因为如今“公权私用”过于普遍,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强烈不满。
 
眉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公权私用的这一做法“不幸”被人拍下来发到网上,从而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强烈挞伐。宣传部不得不出面解释,最终免去其主任职务。
 
其实,在今天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下,用公权力为孩子择校并非少见。这些人主要以直接打电话、托人等方式来实现用公权力为孩子择校。而通过发公文公函,特别是红头公函的形式为孩子择校的确不太常见。然而,眉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却这么做了,违规使用公章,最终成为众矢之的,黯然丢官,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咎由自取。
 
这一事件虽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及时处理,却反映出当下公权私用是何等肆无忌惮。这样滥用公权力,不仅透支了党政部门的公信力,而且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法律规定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现实却是,教育不公平本来就很严重,而党政公职人员,公然破坏《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运用公权力为自己的子女和亲朋好友的孩子择校,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公平。诚如网民所质疑的,“穷人的孩子江水泡饭,干部子女公函择一流学校?这公平吗?”
 
所以,这种明目张胆以公权力为孩子择校的做法,强烈地刺激了公众的公平公正之心。这也提醒我们,监督包括择校在内的各种公权私用,民众必须要睁大眼睛,紧盯不放。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
 
《中国科学报》 (2013-07-1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