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21
选择字号:
一周三思
 
守住“师德红线”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6月14日,在2013年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教育部即将出台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不但要划定“师德红线”,还要实行“一票否决制”,“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
 
在近年来屡屡发生校园性侵、体罚学生等校园丑闻的背景下,此言论旋即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对于出台师德考核评价规定能否重塑师德,纸媒的言论和网络上的讨论毁誉参半。赞同者认为划定“师德红线”能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反对者则怀疑这些举措只是“应景之作”,甚至认为此举可能沦为戴在教师身上的“枷锁”,抑或是权力勾兑腐败的又一温床。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水准下滑问题不仅在教师群体中存在,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出现道德滑坡问题。只不过教育关乎百年大计,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或许是期望值和关注度过高,或许是媒体的过度解读,从网络折射出的舆论意见来看,师德滑坡已是不争的判断。
 
校园曾被视为“象牙之塔”,但校园绝非“真空”,校园是多数人从“一张白纸”到社会“染缸”的过渡地带,社会道德水准整体下滑,校园也难幸免,教师师德水准必然会受到影响。
 
同时,教育体制改革及社会分配机制的滞后,使教师这一社会职业处在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在现行的教育激励和淘汰机制下,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激活队伍创造力,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教师身份走向职业化之后,加强师资考核是必要的。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是以加强审批频率的方式,确立对教师教学资格的常态化审查,并以此来净化教师队伍,这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改革方向。
 
但是,守住“师德红线”不能指望教育一个部门脱离当前的社会大背景独善其身。其他行业和部门,比如公务员队伍、医疗人员队伍、各级岗位的领导人等,也应借此契机,净化心灵和规范行为,在全社会打响“道德”保卫战。也只有如此,教师队伍才能真正纯净起来。
 
“卧底”执法仍是“管”字当先
 
6月17日,安徽淮北城管在执行公务时被村民用镰刀砍死。6月18日,湖南省邵阳市城管局对网传的暴力砸店视频回应称,执法队员系自卫夺商户斧头,四名城管受伤,商户无恙。
 
这个夏天,城管与小贩之争,已经如同天气一样白热化,不改革不行。
 
其实,已经有城管在考虑改革自己的工作方式。
 
近日,网友爆料称,武汉一城管白天作为执法者在街道巡逻、检查乱摆乱放,晚上则化身为练摊小贩,在路边摆摊卖茶杯。此后,武汉市城管委回应称,两名当事城管为“卧底”,通过体验式执法深入了解路边摊贩实际情况。
 
在回应遭到公众质疑后,武汉市城管委6月18日再次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体验日记》有故事情节和真实感受,不可能造假。武汉市城管委新闻宣传负责人叶志卫不无委屈地说:“我们强力管理,被指责暴力;我们采取眼神、鲜花、体验执法,被质疑作秀。到底要我们怎么做?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我们奖励1万元。”
 
的确,武汉城管在改善自身形象上是下了工夫的,但为何这些努力不为公众理解和赞赏,反而被质疑?除了公众对城管的“思维惯性”外,根本的问题是城管的执法思维仍停留在“管”上。
 
没有实际生活基础,没有现实生存压力的“卧底”式体验执法,根本不可能体验路边摊贩的心态,不可能了解摊贩的实际困难,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积累些“整治”摊贩的经验和手段而已。
 
这归根结底是“堵”而非“疏”的管理思路。现实中,城市管理往往被简化为“城管之事”。城管群体往往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他们经常面临各种棘手的、容易得罪人的甚至引发冲突的问题。与此同时,简单、粗暴、缺乏人性关怀的城市管理理念与执法方式,又进一步激化了民众对于城管队伍的怨气,正是因为身处恶劣的职场环境,使得城管队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形象意识普遍不足。
 
当前,城市管理者迫切要做的是真正转变观念,从管理转向服务,提高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
 
归根结底,“卧底”执法仍是在寻求“管理”的手段,从出发点上,还是将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底层居民对立起来。
 
小贩路边摆摊,说明此处可能确有市场需要,如果加以规范引导,在城市秩序和小贩生计之间找到一个彼此相融的空间,则能成为既便民又能繁荣市场的好事。小贩与城管的矛盾就不会那么突出,城管自身的生存权利也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体谅。
 
足球“泰囧”还会有“续集”
 
6月15日,中国国足在合肥体育中心以1比5惨败泰国队,引发本周最大的舆论漩涡。
 
输球输人,在中国足球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球迷的心理承受能力已被磨炼得足够强大。但这场热身赛深深刺痛人们的是:主教练对球队完全失去控制力,球员的赛场表现莫名其妙地崩溃,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一再突破人们的心理底线。
 
事后,质疑国足管理团队不作为,批评国脚用自虐方式“做掉”主帅卡马乔,怀疑诡异惨败背后赌球黑手,要求卡马乔“下课”的呼声此起彼伏。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启动,但这么多年来,国人试图通过职业化竞争机制,使中国足球有所突破的愿望依旧落空。这种半举国体制半职业联赛制很快便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假球黑哨,乱象丛生。
 
不过,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如果球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抢,即使失败也会赢得尊重。但问题是,中国足球管理团队和球员缺乏对球迷和足球应有的尊重。球迷看到的不是国足在一步步前进,而是从一次失败走向另一次失败。这支队伍和其后的管理团队居然呈现“破罐子破摔”的劲头来。
 
难怪中泰赛后,舆论呈现一边倒的谩骂。
 
既无赛后问训制度,又缺乏基本职业精神,作为代表国家参赛的国脚在赛场上表现严重反常,相信中泰热身赛既不是第一场刻骨铭心的失败,也不会是最后一场。
 
显然,足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受太多因素的影响:管理制度、身体素质、技战术和心理素质,甚至文化传统、国人气质都会影响比赛结果。缺乏肥沃的产生优秀球员的群众土壤,而只专注于不惜成本请大腕教练、撒钱培养国家队,这条路已经证明行不通。
 
拜托,这是足球,不是什么别的项目。
 
《中国科学报》 (2013-06-21 第3版 一周国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