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爱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19
选择字号:
盐碱地上孕育的希望
 
开栏的话:
 
当前,一场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媒体是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从今天起,本报推出
 
“走基层·院所行”专栏,围绕实践活动主题主线,聚焦科研人员工作生活,通过记者蹲点调研的所见所闻,展现院所一线的新风貌新梦想。敬请关注。
 
■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这片农场是南皮县最好的土地,你看这个地有多硬。”
 
炎炎夏日里,戴着草帽、墨镜的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拿着一截竹竿在麦子地旁使劲地戳了两下。竹竿并没有插进地里,只形成了两个浅浅的坑。
 
这里是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里的麦子郁郁葱葱,个个顶着饱满的麦穗在阳光下挺立着。
 
“之所以戳不动,是因为这儿的土含盐量达1.3‰到1.5‰。这样的地,种上麦子就相当于腌咸菜了。”这位已经82岁高龄的老院士说话铿锵有力,在麦田里行走也是大步流星。
 
59年前,李振声来到沧州,从当地老百姓那里得到了一个“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治理盐碱的秘方:“一个坷垃一碗油。”
 
北方称泥土块为“坷垃”,这些不起眼、遍地都是的土玩意儿在科研人员眼中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盐碱地里布满土坷垃,切断了土壤上下层之间的毛细管联系,能防止水分蒸发,也就防止了盐分上升。”李振声拿下草帽扇了扇。天太热,这样的天麦子喜欢,可是人却很容易受不了。
 
“一个土坷垃旁边长几株麦苗,不就是一碗油吗?”
 
“利用这个方法就能实现高产吗?”记者问。
 
“这还不能根本上解决脱盐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研发耐盐品种。”李振声拿竹竿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麦田,“那就是问题的答案。”
 
循着竹竿指向的方向,记者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矮胖子”——他们比旁边的麦子矮很多,可是麦穗却很饱满。他们就是李振声引以为豪的“小堰60”。
 
“旁边这些是老祖宗使用最广的‘冀麦32’,他们一亩最多成穗30万;‘小堰60’能达到40万。”李振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小堰60”不仅比“冀麦32”矮,叶子还很少,记者猜想这可能跟高产有关。
 
李振声解答了记者的疑问:“他们是‘一麦二草’,茎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收获指数只有30%;‘小堰60’是‘一麦一草’,收获指数达到50%。”
 
“这个品种能增产多少?”
 
“去年海兴县的这个品种增产22%,今年我们预测能达到22.9%。”李振声告诉记者,南皮县白坊子村的小堰谷物生产合作社种植小堰麦后,三年产量连上三个台阶,“2008年前他们的小麦亩产600斤,现在能达到1000斤以上。”
 
亩产1000斤,这在土地富饶的农田里算不上高产,然而在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盐碱严重的环渤海低平原区,已经算是难以企及的高产。
 
在一块“小堰81”的试验田旁,李振声告诉记者,这块土地去年亩产达到了1102斤。
 
“这块试验田是一个小粮仓,我们在这里能看到未来的渤海粮仓。”
 
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一部分,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建立的南皮试验站自成立后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让李振声看到了整个示范区增产100亿斤的希望。
 
“我们现在已经研制出比‘小堰60’更好的品种了,所以我们的科研人员不是干一年两年就走了,我们要扎根在这里干。”
 
记者注意到,南皮试验站除了有小麦外,还有玉米苗、棉花苗,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培育的耐盐抗旱的实验苗。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化榜正在查看一片玉米苗的生长情况。
 
这位在美国学习、工作过17年的博士生导师蹲在一丛丛玉米间,宛如一个朴实的农民在照看自己的孩子。
 
“我们发明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无隔离制种技术,能降低50%的种子成本。”陈化榜告诉记者,“我们称这种技术为‘一夫一妻’。”
 
陈化榜告诉记者,由于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为防止品种间串粉杂交,制种就需要一个大的隔离区,“这种大的隔离区在内地不好找,所以我们的制种基地一般都在甘肃、新疆”。
 
陈化榜说:“我们将把南皮打造成小麦和玉米的种源基地。”
 
《中国科学报》 (2013-06-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