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绍功 沈氏女科19世传人,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妇科经、孕、产、乳等疾病。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环境污染、饮食无度……种种诱因刺激和伤害着我们脆弱的消化器官——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身体的过度耗损也极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为生活奔忙的同时,我们也要问问自己的身体——
■本报实习生 贡晓丽
胃,字从田从肉。“田”指“承受五谷之土”。“肉”意为“肉身”、“肉质”。“田”与“肉”联合起来表示“肉身中的承受五谷之土”,胃的本义是人身体中的农田。发明汉字的时候,中国已经以农立国,农田成为中国土地的核心部分,是概念上的国土中心。若把古中国与人比附,那么人身体中五谷以本来面目存在的地方,只有胃,即胃是人身上的“国土中心”。
而越来越多现代人的这片“国土”,正日益遭受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侵蚀。如何防治胃病,守卫健康,沈氏女科19世传人、中国名老中医沈绍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详细阐释了胃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手段。
养胃先要保胃气
“从生理上讲,胃气代表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标志;在病理上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沈绍功首先介绍了保护胃气是防病、治病的首要。
养胃气就是把“开胃纳谷”放在首位,“胃口不好,就是中医里的纳呆证,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降低抗病能力,还会影响汤药的吸收,降低药效,对其他病症的治疗没有益处。” 沈氏女科传承了《皇帝内经》开胃法的精髓,将养胃作为治病养生的基本法则。
养胃治胃的关键是调整饮食,早餐要丰富有营养,午餐应高热量高蛋白,晚餐就要少而精以减轻肠胃负担,沈绍功强调三餐的合理饮食非常重要。“上班族中午用盒饭匆匆填饱肚子,把应酬聚会当成正餐放在晚上,这样的猛吃海喝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必然增加胃病的发病率。”
而根据严重程度,胃病分为胃炎、胃溃疡、胃癌三个阶段,胃炎虽然病情轻微,为了不至于发展成严重后果却是最需要控制的。
引起胃炎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十分顽固,西医的抗生素对它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的蒲公英、连翘、野菊花三味药材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三味药是苦寒不伤胃的,对胃炎有特效”。沈绍功介绍说三味药拿来泡水,也能起到健胃护胃的功效。“七分养三分治,中医的优势就体现于此。”
药食同源
从西医病理来分,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肥大性胃炎。肥大性胃炎的特点是反酸,萎缩性胃炎是烧心。“在日本,萎缩性胃炎叫做胃癌前期,极易发展成胃癌。”沈绍功推荐中医当中调治萎缩性胃炎的良方,“乌梅加茯苓煮水喝,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对治疗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中医的“药食同源”被充分利用。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治疗手段的多样对胃溃疡的成因定性从胃酸多导致溃疡到现在的因精神紧张、抑郁导致溃疡。“溃疡的真正成因不在于胃酸过多,而是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和休息,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都有一定影响。”沈绍功介绍了胃溃疡的主要成因。
生牡蛎、生龙骨加乌贼骨煮水或磨粉冲服,都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良药。沈绍功又介绍了另一药方——鸡蛋皮,被称为“凤凰衣”,磨粉煮水后服用是中医当中治疗胃溃疡的一剂良方。此外,发酵过的食物,如馒头、发面饼等都能有效中和胃酸。
胃癌难治但可治
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上台时立志其在任期间攻克癌症,可是直到今天,癌症仍然是非常难治愈的疾病。“癌症难治是因为很多病因搞不清楚。”沈绍功列举了极易致癌的几种食品,“致癌的诱因找到后就能有效避免癌症的发生,亚硝酸盐和黄曲霉素都是致癌病菌,含有这些物质的食物就要少吃,比如酸菜、火腿、腊肠、罐头和腐乳等。”
“治疗癌症的另一条思路是提高免疫力,而先开胃口后调阴阳就是中医提高免疫力的新思路,提高免疫力,疾病就不容易复发更不容易转移,胃癌也需要用这个方法治疗。”沈绍功表示治胃重在调理而不是药物补给。
讲到调理肠胃,沈绍功推荐了自己家经常食用的保健养生粥:“薏仁米、白扁豆、枸杞、山药、芡实,混合煮粥,既祛湿解毒,又防癌降血糖,作为健胃养生食品十分有益。”
虽然治疗的癌症患者很多,但沈绍功认为治疗方法并不能形成规律,开药只占治疗的二分之一,另一多半要根据病人的情绪和起居给出适合个人的建议。这就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意疗,“不同的体质、环境、气候都会影响病情,而癌症患者最难过的一关是心理关,医生要做的就是‘察言观色’,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鼓励患者增加求生欲望”。
采用意疗的好处,沈绍功总结为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中国科学报》 (2013-06-14 第19版 寻医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