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14
选择字号:
享受虫宴 何尝不可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本报记者 童岱
 
如果你准备吃饭时,有人拿掉你面前的菜肴,换上一盘盘以昆虫为原料的菜式,你吃得下吗?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一份名为《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的报告指出,许多昆虫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可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和动物养殖的饲料,这有助于抗击饥饿和解决饲料短缺问题。
 
固有观念成障碍
 
“对于国人而言,人们总会联想到昆虫或一些虫类的固有印象,侵蚀庄稼、‘面目’可憎等等,这些固有观念让人们对于虫类没那么友好。”北京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张青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昆虫中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天然食源之一,用不着一棒子打死。比如有人热衷于烤制或油炸的蝗虫、还有将黄粉虫在锅里炕了吃。当然,这只是少数人的爱好,在其他国家也存在这样的观念障碍。
 
张青文认为,一方面需要将这些昆虫菜肴的味道和外表做得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另一方面,还需要人们加强对昆虫营养的了解,这样才能让观念障碍逐渐消除。
 
粮农组织在这份报告中指出,全世界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至少超过1900种。
 
他们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显示,消费最多的虫类分别是:甲虫(31%)、毛虫(18%)、蜜蜂、黄蜂和蚂蚁(14%)以及蚱蜢、蝗虫和蟋蟀(13%)。
 
报告还指出,可食用昆虫有很多优点,例如繁殖快,污染少,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含量高,需要的饲料相对很少。
 
“我们想说的并不是人们应该开始吃虫子。”报告撰写人之一,粮农组织森林经济、政策及产品司司长伊娃·穆勒说,“我们想说的是,昆虫是森林所提供的一种资源,而昆虫在食用、尤其是饲料方面的潜力几乎未得到开发。”
 
昆虫已是20多亿人的辅助食品
 
在张青文的眼里,蝗虫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可食用昆虫。
 
“它的外壳是几丁质,也就是甲壳素,人类食用后,经过消化系统,能够帮人杀伤体内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张青文说,蝗虫肉中所含的蛋白质非常细腻,相比猪肉、牛肉、羊肉等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是非常好的蛋白源,可谓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添加剂”。
 
几丁质也是制取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的重要原料。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保健食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用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原产于北美洲的黄粉虫也是可食用昆虫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将其引入国内饲养。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些地方的人就喜欢将黄粉虫在锅里炕了吃。”张青文说,黄粉虫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养殖也很容易。
 
记者在过去也作过一些尝试,吃过烧烤蝗虫、油炸竹虫、椒盐食用蝇蛆等,这些做法使其口感偏脆,味道也不坏。
 
报告中还谈到,目前,全球20多亿人已经将昆虫作为辅助性食品,食用昆虫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
 
保障机制是关键
 
“要想在各国鼓励食用昆虫,还需要一个非常系统的保障机制来让人们放心。”张青文说。
 
粮农组织也指出,私营部门已经准备好对昆虫养殖进行投资,但法律上的风险阻碍了这个新生部门的发展。
 
比如,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法律禁止用废料和浆液或泔水喂养动物,尽管这些都是昆虫常用的食物,而且还有一些国家禁止在供人类消费的食物中使用昆虫。
 
粮农组织认为,当前亟须改变立法,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扩大至包括昆虫和昆虫制品,确保生产、加工和食品制备环节的卫生,提高消费者信心,从而促进可食用昆虫的商业化生产。
 
在张青文看来,对于已确定的可食用昆虫种类,它们对于食物的需求往往依靠植物的叶片或浆液就能解决。
 
更关键的在于,一方面,需要确保昆虫食品和其他食品一样,都在食品安全标准的体系之内;还需要科研机构加大对昆虫食用价值的研究以及毒理的分析;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标准并加强管理,确保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不会因开发昆虫食品而被破坏。
 
《中国科学报》 (2013-06-14 第11版 真相)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问世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机制
基因“开关”控制植物细胞器演化速度 研究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