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日本石川县七尾市结束的“第四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上,经GIAHS指导委员会/科学委员会讨论,确定将包括浙江省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省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在内的6个传统农业系统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至此,在全球25个GIAHS保护试点中,有8个来自中国。除这两个新批准的农业遗产外,另外6个分别是2005年6月批准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10年6月批准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1年6月批准的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2012年9月批准的云南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及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在高层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念和所获成果,特别是中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执行和推进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高度赞赏。GIAHS项目总协调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库哈弗坎特别对中国在全球GIAHS工作中的领导地位给予肯定,赞扬了中国在传播GIAHS保护与发展经验、促进全球GIAHS工作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和领导作用。
新批准的两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与经济价值。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有丰富的香榧种群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复合农林生态景观,还是罕见的古代良种选育与嫁接技术的“活化石”。坐落于北京西北150公里的宣化古城,历来有“葡萄城”的美誉,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是传统漏斗架式葡萄种植保留最完整的产区,也是牛奶葡萄的发源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本次论坛决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连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主席。
本报记者王卉摄影报道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成为世界样板。

宣化漏斗形葡萄架独具特色。

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榧王树根深叶茂。

江西贡米香飘“万年”。

侗乡稻鱼鸭系统是生态农业的典范。

红河哈尼梯田是“通向天堂的阶梯”。
神秘的普洱古茶园

敖汉旱作农业具有8000年历史。
《中国科学报》 (2013-06-14 第4版 影像)